这个周末,发妈去了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孩子七岁,放暑假,拿着IPAD在玩,很有礼貌,会主动问好,也会帮妈妈忙,拿拿筷子什么的。但是只要有时间他就捧着IPAD玩,她妈妈也不阻止他。
我就问起我朋友,你孩子经常玩IPAD吗?朋友说是啊,而且她也不阻止孩子玩。她觉得孩子只要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么玩,就变得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不禁在心中给我朋友点了100个赞,难怪孩子那么懂事,懂得帮忙又有礼貌。如果我的来访者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多好。
我经常能够听到那些爸爸妈妈跟我说,孩子就只会玩游戏,只会玩手机,只会玩IPAD,只会玩电脑……其实他们除了这些还会吃饭睡觉做作业啊,怎么能够说孩子只会玩呢?
更何况,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爸爸妈妈总要压抑天性?
很多家庭里面,妈妈负责骂,爸爸负责,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双打后,看似孩子不玩游戏了,实际上孩子只是把这种需要和欲望压抑下去,等待未来的某天再次爆发而已。
其实游戏,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论证了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他认为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将新学的知识技能很好地内化,而且为儿童开始新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而著名游戏心理学家萨顿-史密斯更通过研究表明,游戏能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有效回应能力、灵活的表征能力以及自控能力[2]
所以针对爸爸们关于“孩子玩游戏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会回答,应该大力支持孩子玩游戏。
1
因为游戏能为学习方式进行试错
“试误说”的提出者桑代克曾经做过一个“迷笼实验”,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猫第一次入笼时,漫无目的乱咬乱撞,后来偶然踩上踏板打开笼门得到鲜鱼奖励。他把猫重复多次扔入笼中,直到最后发现猫扔入笼中便能即刻打开笼门。
他把实验解释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桑代克认为游戏为儿童创建了安全“试误”的学习环境,游戏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等满足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3]。
也就是说,游戏的情境可以给予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例如一些简单的“煮饭”游戏会让孩子明白煎鸡蛋要按照什么顺序怎么做,孩子在这些游戏中能够高效安全试误,直到得到准确的方法。
2
因为游戏是一种自我调节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作为现实的对立面,使儿童避免了现实的束缚,为儿童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平衡提供了安全自由的方法,补偿了儿童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情感诉求,减少了儿童在现实中经历创伤性事件的痛苦[4]。
你会发现,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其实是在平衡内在需要,游戏能够满足他们社交需要和自我价值感等,这些都是孩子在现实中缺乏却在游戏中可以得到补偿的需求。
3
因为游戏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游戏是一个充满快乐的问题解决过程,对于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游戏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调动了儿童的主动性;
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结果的期望和对失败的畏惧,儿童沉浸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了内部动机;
最后,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在各种条件下大量尝试的机会,激活了儿童的思维,使游戏中知识的获得、转化以及评价过程得以实现。
因此,布鲁纳建议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来提高儿童学习的效果和效率[5]。
而实际上,现在很多课堂会采用游戏化学习,例如在课程中增加互动和游戏来进行教学,也的确是可以让孩子更有积极性。
发妈说
最后跟各位爸爸说一下平衡孩子游戏和学习的问题。我会觉得“不管”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这种“不管”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
很多爸爸“管”到最后,就是情绪失控、打和骂。这么做只能给予孩子负面暗示,激起孩子反抗的心。与其这样,不如“不管“,通过给予空间和授权的方式,让孩子自我管理。
想长久维持亲子关系,那就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
参考资料
[1]Piaget J.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M]. New York : Norton,1962.
[2]Sutton Smith, B.The role of pla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J].Young Children,
1967,22(6):361-370.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4]Freud, S.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M]. New York: Norton, 1990
[5]Bruner, J. Play, thought, and language[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1983, 60(3):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