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高反都是命中注定的,如何应对看这里!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真因为此很多人不敢迈开进藏的脚步,其实不用过于担心,只要足够的重视并且预防,有问题及时就医就好啦!
一、高反的症状
急性高原病更像身体的一种过渡反应,在“本能”上,人类对缺氧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依赖先天素质,甚至源于基因。高反症状:头痛、头晕、失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气短、皮肤发紫、恶心呕吐、失眠、厌食、微烧等。
1.早期的症状
包括倦怠、全身无力,尤其是在费力登山时,急性高原病早期症状通常都是在抵达高海拔后6至12小时发生,轻微者可在24至48小时内缓解。
2.进一步症状
头痛是急性高原病最主要的症状,并有可能伴有以下的症状:·恶心(不舒服)、呕吐、头昏或头重脚轻的感觉、疲劳、睡眠障碍。
3.最严重的症状
包括意识混淆、出现幻觉,甚至诱发更严重的肺水肿(HAPE)或者脑水肿(HACE)。
二、影响高反症状的因素都有哪些?
1.海拔高度
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报道,高反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
2.进入方式
进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到高原反应的强弱。海拔急速升高,高山病患病率就会高。所以进藏或去高原旅行的小伙伴,要量力而行,挑选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3.区域和季节
不同的地区,同样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区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区反应轻些。同样,在同一区域,空气交换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强。
从季节来说,冬季进入高海拔地区比其他季节患病率高。因为严冬时气温降低,大气压随之降低,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寒冷会刺激新陈代谢,增加人体耗氧量,并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所以在藏区一定不能感冒,不然就会很容易变严重。
4.个体素质
高原反应一直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动不欺静”之说,尽管不是绝对,从实际情况看有一定根据。究其原因,应该同个体之间红细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异有关。一定要了解好的自己的体质再量力而行。一般来说,只要心脏等主要器官没有疾病,高反症状会逐渐减弱。
三、吃红景天有没有用?
去西藏必带红景天是没有依据的,红景天是提高细胞吸氧能力,需要提前很长时间使用才有点效果,所以与其说它是预防高反的药不如说是一剂强心丸,心态是决定高不高反最重要的。
四、为什么说进入高原不要洗澡?
在高原洗热水澡其实是潜藏着很大的隐患的。洗澡会使血管扩张,脑供血减少,在高原本身氧饱和度就低,更容易出现低氧血症。
五、预防措施
1.充分休息
另一种预防方式是获得大量的休息。睡眠不足会使你变得疲惫和脱水,增加急性高原病风险。因此,开始上升之前,计划一到两天的休息来适应你的新环境和睡眠模式。
2.大量饮水
脱水会降低身体适应高度的能力。而足够的饮水能让你维持机体平衡,速排出毒素,提高供氧能力。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海拔环境,摆脱高原反应痛苦,恢复良好的状况和体能。在海拔适应期,每天喝2 - 3升以上的水,上升期提高1升饮用量。
3.正确饮食
在高原上,常处于缺氧环境,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收到影响,但同时又比低海拔地区需要更多的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搭配可以缓解急性高原病症状,改善情绪,保持身体性能。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也不宜吃得过饱,此外,应避免过多的盐。
4.平常心
在高原上人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有的人对高原环境不了解,人云亦云,稍有不适,就紧张恐惧,也有人求胜心切,往往适得其反。在看到美丽的高原风景时,可不能太过于激动,大喊大叫蹦蹦跳跳什么的就别想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建议你在出行之前,参考上面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适当的预防。影途社户外川藏之旅,等着带你一起嗨~
生命若是一场途经,遇见就是最美的绽放。和影途社户外一起出发,沿途记录美景,也记录时光中你的笑靥如花。更多好玩不贵的摄影深度游玩线路,更多的游记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