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外篇


庄子 《知北游》 (第二十二)外篇



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时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你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应我,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啮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遗。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暗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袠,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暝,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弇堈弔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曰:“有。”


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光耀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


光耀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光耀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


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


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皇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齑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译文



知向北方去游历,来到云水的岸边,登上隐弅的山丘,正巧遇上无为谓。知就对无为谓说:“我有问题请教你,怎样思索和考虑,才能认识到大道?怎样居处和行事,才能持守住大道?依何途径和方法,才能获取得大道?”一连问了好几次,无为谓都不回答。不是他不愿回答,而是不知怎么答。


知他没有得答案,返回白水的南岸,登上狐阕的山丘,正好见到了狂屈。知把先前的问题,提出向狂屈请教。狂屈听了张口说:“唉我知道这答案,请让我来告诉你。”可是正想回答时,却忘了要说的话。


知仍没有得解答,便转回到了帝宫,提出问题问黄帝。黄帝这样对知说:“没有思索和考虑,才能认识到大道;没有优处和行事,才能持守住大道;没有途径和方法,才能获取得大道。”


知听了对黄帝说:“你我知道了这些,而无为谓和狂屈,却不知这些道理,我们双方谁对呢?”


黄帝听了对知说:“无为谓是完全对,狂屈接近于正确,你我二人则始终,不能真正接近道。知道的人不言道,言道的人不懂道;所以圣人是奉行:不用言传的教育。真正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德也是不可能靠、称述就能够达到;仁是可以人作为,义是可亏损残缺,礼是相互欺骗的。所以是像这样说:‘失去道后才称德,失去德后才称仁,失去仁后才称义,失去义后才讲礼。礼是对道的伪饰,也是祸乱的开端。’所以体察道的人,每天要减损智欲,减损智欲再减损,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无为境界后,才合自然无不为。现在人们面对着、自己作为的世界,想要返回道本根,不是太困难了吗?如果有谁能做到,那是得道的至人!


生就是死的循环,死就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其奥秘!人的生命都是由、气的聚合成生命,气的离散就死亡。若生死是同一的,是原子不同形式,那人们又何必去、感到担忧和恐惧!万物终回归同一。人认为美好东西,把它看作是神奇;对所讨厌的东西,把它看作是臭腐;可是臭腐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神奇;而那神奇的东西,又会转化为臭腐。世间万事和万物,都是不断地变化,由气及原子演变,所以整个的天下,都同归能量原子。因此圣人是看重、万物同一的特点。”


知听了对黄帝说:“我去请教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愿回答我,是不知怎样回答。我又去请教狂屈,狂屈曾想告诉我,却想不起说什么。我再次地请教你,你懂我提的问题,为何说回答了我,便是不接近道呢?”


黄帝这样对知说:“无为谓是了解道,因他什么也不知;狂屈是接近于道,但忘自己所知的。你我终不接近道,那是因我们认为、自己是懂得大道。”


狂屈听到这番话,认为黄帝言说道,才算近似懂得道。


天地有伟大的美,然而却不作表述;四季有运行规律,然而却不作议论;万物有循环更新,然而却不作解释。圣人通过推究了,天地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的道理。所以至人顺自然,圣人不妄自造作,这是他们观察了,天地无为顺应道。


天地神明而精妙,参与万物的变化;万物或生或是死、或方或圆地变化;一切都自然而然,但却无人知根源;这个变化的根源,古今永远存在着。四方上下的六合,巨大却没超出道;秋毫虽是最小的,依道能成巨形体。宇宙原子万物在、不断循环地演化,不会固守而不变;阴阳四时的运行,各有自己的秩序;大道虽然无形迹,看来好像不存在,然而却神妙莫测;万事万物也都是、由道蓄养而存在,但却不知由道来;这是一切的根本,人们可借助观察,效法自然的大道。


啮缺向被衣请教、有关大道的学问。被衣就对啮缺说:“要端正你的形体,并集中你的精神。这样就可以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收敛住你的心智,专一了你的思想,神明会入你心灵,德也将会自然地、使你显示出美好,道将留在你身上。你那无知的直视,像初生的小牛犊,你也不要去追究、天地万物的原因。”


被衣话还没说完,啮缺已经睡着了。被衣见了很高兴,唱着歌离开后说:“他已身形如枯骸,内心也如同死灰,心思已返归本真;不会固守着偏见,还自以为了不起;混混沌沌无心思。我跟他是已没有、什么东西好究论,他是怎样的人啊!”


虞舜他请教于丞:“人是否能获取道,并且能够拥有道?”


丞听了后对舜说:“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属于你自己,你怎能够拥有道!”


舜听了后困惑说:“我的身体不属我,那它应当属于谁?”


丞就这样告诉舜:“你这有形的身体,是天地造化赋予;你的出生也不是,你自己能做主的,而是天地赋予你、和气随缘凝积成。你的本性不属你,而是天地真性的、自然缘合的情态。你的子孙不属你,那是天地借助了、你的形体蜕变出、另外一个新形体。所以出发的时候,不知去的目的地,居处不知在何处,饮食不知何滋味;这一切是由于道、调配着阴阳二气、强健运行所造成。你又怎能获得道,并想拥有大道呢!”


孔子求问于老聃:“今天是悠闲无事。请问至道是什么?”


老聃就对孔子说:“你要先进行斋戒,疏通好你的心灵,清净了你的精神,抛弃掉你的智慧。道是深远莫测的,难用语言来叙述,我尽量地说一说、它的大概情形吧。


昭明显著的事物,是从幽冥混沌的、粒子原子中生出;有形有象的东西,是经无形的东西、随缘组合而形成。人的精神全都是、从大道中生出的。形体从精气生出;生长出来的万物,又都是以其形体、蜕变转化而延续。人类兽类是胎生,鸟龙鱼类是卵生。大道产生无形迹,去时也不见边际,没有门户和屋舍,四通八达无边际。谁若顺应了大道,那就能四肢强健,耳聪目明思虑通,不费心思顺自然,应接万物无偏执。天不得道不会高;地不得道不会广;日月若是不得道,那就不能够运行;万事万物不得道,那就不能够昌盛;这是你求问的道!”


博学的人不一定、能够认识到大道,善辩的人不一定、算得上是有智能。所以圣人抛弃了,博学好辩的行为。增加不像是增加,减少不像是减少,这是圣人守的道。大道深邃像大海,大道雄伟而神奇,主宰循环与更新。万物生长没超出、道所界定的数量。所以君子谈论道,恐怕都是些皮毛!万物都从道那里、获取生命的滋养,而且从来不匮乏,像这样就是道啊!人的精神和思想,也是道所赋予的。


中原之国的人们,不偏于阴不偏阳,他们居住天地间,姑且称他们为人;但人早晚都是要、返回他的本原去。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生是气聚合,虽有长寿与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只是片刻的瞬间。人对唐尧和夏桀,何必论辩是非呢!果树瓜类各不同,生长规律却相同;人间次第的关系,虽然复杂但可以、按年龄大小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来不回避违拗,过去了就不留恋。能够协调顺应事,能像这样就是德;顺其自然不人为,能像这样就是道。帝王之业依道兴。


人生活在天地间,就像飞驰的骏马、闪过缝隙一瞬间;自然蓬勃而生长,自然顺应而消亡。已经变化出生的,又会变化而死去,活着的为此哀叹,人为亲人死伤悲。可人死亡解脱了、天地赋予的形体,毁弃天罚的枷锁;纷纭曲折魂魄离,身形也会随之去,死亡是回归本原!人从不具有形体,变化而有了形体;可又会从有形体,变化而没了形体,这是人共知常识。这种常识并不是、求道之人追求的,而是众人议论的。得道的人不议论,议论的人不懂道;人显明地追求道,恰恰遇不上大道。巧辩不如不言语,道是不能闻知的;人要去道听途说,不如塞耳不去听,懂得这些叫做得。


东郭子请教庄子:“人们所议论的道,在哪里才能找到?”


庄子告诉东郭子:“大道是无处不在。”


东郭子就求问说:“请你具体地指出、道存在哪些地方?”


庄子告诉东郭子:“道在蝼蛄蚂蚁中。”


东郭子不解问说:“道为什么会处于、这样卑下的生物?”


庄子听了告诉说:“道在稻田稗草里。”


东郭子听了忙说:“怎么更加卑下了?”


庄子继续告诉说:“道在瓦块砖头中。”


东郭子听了就说:“怎么越不着边际?”


庄子继续告诉说:“道在屎中和尿中。”


东郭子听了沉默。庄子对东郭子说:“先生所提的问题,未触及道的本质,就像管理市场的、一个叫获的官吏,询问屠夫如何去、踩猪腿检验肥瘦,屠夫说越往下踩,越能知猪的肥瘦。你不必要去求证、道在哪个事物上;因为万事和万物,都源于道回归道,都未能够逃离道。万物和道是这样;表达至道的言论,也都同是这样的。就像周遍咸三词,名不同却实相同,它们指称的内涵、意旨完全相同一。


我们尝试同游历,没有什么的境域;让我们的身和心,融汇混同于其中;于是我们深感知,时空万物无穷尽!我们一起来尝试,顺任自然不作为,会感到恬淡清静、广漠而又清虚啊!和谐而又安闲啊!我心志虚空宁寂,不知自己从何来,不知应该到哪里,离去随即又归来,不知停留的所在。我在来往中循环,不知哪里是终点;我在广漠虚空中,逍遥自在地遨游。即便大智大能者,融入这样的虚空,也不知道其边际。创造万事物的道,就存在万事物中,好像显得有分界,其实并没有分界。而事物是有分界,就是事物间界限。人对事物无区别,就无从分辨事物。道存在万事物中,而万事物体现道;从道来看事物是:能量原子无区别。所谓盈虚和衰杀,是道使得万事物,发生盈虚的变化,而道自身无盈虚;道使得万事万物,发生衰杀的变化,道自身却不衰杀;道使事物有终始,道自身却无终始;道使事物有聚散,道自身却无聚散。”


妸荷甘和神农氏,一起求学老龙吉,神农白天关上门,靠着小几案睡觉。到了中午的时分,妸荷甘他推开门,急切告诉神农说:“老龙吉已经死了!”神农扶杖站起来,突然放手杖大笑:“先生知道我是个、浅陋放荡荒唐人,所以扔下我死了。就此先生没留下、至理名言启发我,就此撒手而死去!”


弇堈弔听到后说:“那些领悟大道人,天下君子归附他。如今老龙吉对道,就像秋毫末端的、万分之一的数量,都还未能领悟到,竟然懂得抱藏着、他的言谈而死去;又何况是那些个,真正领悟道的人!大道看上去无形,听起来没有声音。人们所谈论的道,常把它称为冥冥,所以常议论的道,实际不是真的道。”


于是泰清问无穷:“先生你懂得道吗?”


无穷就对泰清说:“我是不懂大道的。”


泰清又去问无为,无为告诉说懂道。


泰清就对无为说:“先生既然懂得道,那么道有名目吗?”


无为就对泰请说:“大道是有名目的。”


泰清继续求问说:“道的名目是什么?”


无为就告诉泰清 :“我所懂得的大道,可处尊贵处卑贱,可以聚合可离散,这就是我了解的、大道具有的名目。”


泰清就拿这些话,前去求问于无始:“如果像这样的话,无穷说他不懂道,无为说他懂得道,究竟谁对谁错呢?”


无始就对泰清说:“说不懂得道的人,是认识深刻的人;说自己懂道的人,是浮泛浅薄的人;说不懂道的人是,从内心来体悟道;说懂得道的人是,了解一点外表象,其实与道相背离。”


于是泰清感叹说:“不知晓道的人是,真正知晓道的人;而称知晓道的人,其实是不知晓道;哪么有谁能理解,不知所含的知呢?”


无始就对泰清说:“道是不可闻知的,能闻知的不是道;道是不可看见的,能看见的不是道;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言说的不是道。懂得了有形之物、它们的形体都由、无形体的道产生。因此道不可称述。”


无始继续叙述说:“对于有人询问道,随口就应答的人,实则是不懂得道;就是询问道的人,也并未能理解道。道不能靠问获得,有人问也不应答。人没必要去提出、不能回答的问题,问了也等于白问;人没必要去回答、无从应答的问题,应答显得心无道。人心中没有真道,依靠询问求取道;人心中没有真道,去回答空洞询问;像这样的人都是:对外不能观察到、宇宙的辉宏无限;对内不能了解到、生命始末的本原;精神不能够超越、有形的物质世界,不能逍遥地游于、清寂的太虚幻境。”


光耀求问于无有:“先生你是存在呢?还是并不存在呢?”


光耀没得到回答,于是仔细地观察、无有的形貌神态,见无有他是一副:隐晦空寂的样子,整天看却看不见,整天听也听不到,想抓住却无抓握。


光耀于是感叹说:“他真达到极致了,谁能达到这境界!我做到无的地步,不能到无无境界,我若真能够做到、超越有无的境界,那我怎么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楚国大司马家中,有个造钩剑的人,现在已经八十岁,干活依然无差错,造剑光芒而锋利。大司马就问老者:“你是凭借技术呢,还是有什么门道?”


造剑老者对他说:“我是有所持守的。我从二十岁时起,就喜好锻制钩剑,对于其它的事物,视而不见听不闻,不是钩剑不关心,用心专一造钩剑,不分心于它事物,剑成可以长使用;何况那些对事物,不分心思能守神,专心领悟至道者,万事物都资助他!”


冉求请教于仲尼:“人是否可以知晓、没天地前的情形?”


仲尼听了回答说:“人当然可以知晓,古代现代是一样。”


冉求听了这回答,不想再问退下去,第二天对孔子说:“昨天我求问的是:'人是否可以知晓、没天地前的情形?先生对我说可以,古代今天是一样。'昨天我心还明白,今天就又糊涂了。请问先生所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听了对他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你用空虚心神、接受并且领会了;今天你又糊涂了,是因你的心神被、思虑相扰迷惑了。没有古就没有今,无开始就无终结;此前不曾有子孙,今天突然有子孙,这样能说得通吗?”


冉求不能够回答。孔子对他继续说:“算了不必要回答!人不因活着想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不因要死去想让、活着的人也死去。人的死亡和新生,是相互地依赖吗?其实这二者都是、存在于一个整体。可能有先于天地、就生成的事物吗?能生成物的东西,并不具有着形体;而被创造的事物,就不可能会先于、生成它的创造者。道使气随缘聚合,这样便生成万物,造化孕育出万物。于是万物连续地、不断繁衍和生息。圣人对人的怜爱,也是自然地延续,正是取法于事物、生死相续无终始。”


颜渊求问于孔子:“我曾经听老师说:'不要做出有所送,不要做出有所迎。'请问老师人应该、怎样和人相交往?”


孔子就对颜渊说:“在古时候的人是,外表随物而变化,不因作为伤身心,内心却恬静少变。现今人的内心是、游移不定而焦虑,沉溺于身外之物,而不能顺物应化。能顺物应化的人,内心外表都宁静。不管环境变不变,都能安时而处顺,顺其自然不益损。狶韦氏他居园林,而黄帝他居园圃,到了虞舜居宫殿,而到汤武居宫室,住地越来越狭小。被称为君子的人,师从儒家和墨家,都陷是非争辩中,何况现代的人呢!圣人与物相处时,从来不会伤害物;不会伤害物的人,物也不会伤害他。人若能无所伤害,才能与人相交往。不论山林或旷野,都使我欣然快乐!可是快乐还未完,悲哀就接着来了。悲哀快乐的到来,我都不能够拒绝,它们要离我而去,我也不能够阻止,这是多么可悲啊!世上人们不过是,悲哀欢乐演义时,所借用到的角色!人们只能够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却不能够去知道,没遇上的是什么;人们只能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却不能够去做那,力所不及的事情。对于有所不知的,以及有所不能的,这些本来是人们、不能避免的领域;人却对智力能力、不能胜任的东西,非要强求去作为,岂不是很可悲吗!至言是沉默不语,至为是不做什么。人总想全知全能,实在是太浅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