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徐老师吗?我是某某家长,我想问一下,成绩出来了吗?”家长问。我说,没有。家长说:“老师,看到孩子的表情我就知道,他肯定没考好。可是,他还小,只要他愿意上,我砸锅卖铁也会供他上。”
“砸锅卖铁也会供他上学”,回味着这句话,我想起了父亲。静静地坐下来,试着掸去心灵的浮土,虽疲惫,那声音却愈加清晰。
我是家中长女,有两个弟弟,父亲在造纸厂上班,每天都很忙碌。初二的时候,本家叔叔劝父亲,姑娘家上啥学哩,会写自己的名字,数个钱就行了。父亲说:“在我心里,姑娘儿子一模样,只要他们能考上,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他们上学。”这句话,这声音,响在耳畔,留在心底,学习上的我更加努力。
初三毕业,我考上了新乡市师范学校,那年,爷爷生病,住院,去世,父亲在经济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我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能够继续上学。每天,我和妈妈下地干活,在家变得更沉默了。而每天按时下班的父亲,不知从何时回来得越来越晚。
时间太窄,指缝太宽,转眼,开学的日子到了。8月30日晚上,父亲对我说:“准备开学的东西,我陪你去学校报到。”看着又黑又瘦的父亲,我的眼睛有些朦胧,水汽氤氲。回想起师范三年,每当想偷懒时,就会想起父亲的那句话,它承载了太多的爱与责任,让我时时窥见皮袍下的小我,时刻警醒自己,不准懈怠。
那声音,时时给我力量,伴我成长。
2019年6月,儿子考上了中国民用航天航空学院,学费上万元。当时,家里正赶上经济困难期,而我,没有一丝畏惧,因为,留在心底的那个声音激励我勇敢地去面对。后来,我给儿子办理了助学贷款,确保儿子顺利入学。
父亲不善言辞,他对子女对家庭的爱,支撑他一边从事繁重的工作,一边把眼前平凡的生活变为诗和远方,而我和弟弟就是他的诗和远方。
父亲去年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乏善可陈。可那句话,那声音,从来不会被岁月尘封,被时光侵蚀,或许那是留在心底,亲人之间最美好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