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培养怎样的孩子,能使他一生受益?路径是什么?
梳理从孩子出生的前6年,我不合格,这6年没有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没有与孩子充分的交流,亲子沟通,彼此的信任建立不良,孩子共情的能力未达到,情感账户余额严重不足。接下来的小学阶段习惯培养的也不好。
如果有父母大学,我绝对是未毕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从出生到12岁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急于弥补、敦促,限制、制止,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不足,循环往复的管理,且自己也陷于这种焦虑不安中。
没有时间再错下去!不断的学习和反复思考,自己要学习,强烈想改变。问自己,我的执行能力是否具备,我的坏习惯怎么改掉,我知道现在世界前沿教育吗?我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吗?我会倾听吗?成长型、归属感、意义感思维我知道多少?.......
我先学习了体验式的学习。我经历了孩子的不易,倪老师的轮播轰炸式的信息和要完成的作业,让我体验了孩子面对的各种繁多的学习任务有多烦。有些能力孩子根本达不到,要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的着才是最好的。
昨晚我和家铭讨论了,他说妈妈你只有一个问题,不自信。还和我讲了马化腾当年创业的故事,孩子自己说对篮球有自信,因为他自己有个信念就是要打出去,打到NBA(感觉异想天开)当篮球教练,有这个心态,让他能打好篮球。孩子对我的分析没有错。最后孩子还说,不过您有进步,不像以前那么烦人了。我想,这个不自信,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如何学习。
越来越了解孩子的特质后,我最想做的是尽最大所能去一所相对宽松的体制内学校,但是以现在北京市的现状基本不可能,竞争就摆在那里,你只能去适应,要求我们家长学习帮助孩子把该会的弄明白。
学习本来就是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不仅要有方法有目标,同时具备有坚韧的品质。学习能力及学习思维的培养和塑造更重要。
这次疫情,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时间,都可以学习,都是在学习。
利用疫情充裕的时间,家铭会了几个拿手的菜,他先是自己看视频,然后练习,有的菜又在现场看人家做,他品尝,再回家实践,真的做的不错。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又用上,我趁势引导他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去通过观察,学会发现问题,怎么再把学到的知识用上。我想这是向往的教育之一。
逐渐在理解孩子就是天使这个概念。像家铭这样麻烦的孩子,我曾经大动肝火,但是我们幸运遇到学校耐心和有爱心的老师,幸运自己遇到倪老师,学校的老师不曾放弃这么难教的孩子,我自己通过倪老师的专业科学的教授,在改变自己的认知,在逐渐的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真的从心底流淌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只有我自己学习成长了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我相信孩子会带着这些爱,温暖的长大,因为生命里出现这么多很棒的成人自己也会成人。
《奇特的一生》书中写到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的从生活中挖掘时间,一生忠于一个目标。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柳比歇夫的大脑潜力被他自己挖掘的淋漓尽至,我们都无法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第二遍。
我现在开始学习记录自己每天做事情的时间,坚持不懈!无论你学了什么,总要学会用到生活中。摘录:时间统计法为柳比歇夫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致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它使他轻松地、宽宏大度地去忍受人们所做的一些蠢事以及公务中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因此他心神安宁、神经健全。
孩子在这个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生活中,面对那么多诱惑,我们也正需要帮助孩子去稳定心神。春节到现在,家铭把自己的压碎钱几乎都花掉了,他自己总结,哪些不该要,哪些买贵了,哪些是有用的,这个过程中我曾纠结是否要管,最终忍住没管,让他自己体验试错,然后和他聊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浪费不需要的,哪些是欲望,当遇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物品、事情该怎么让自己心神稳定,不去被干扰。
现在通过不断的觉察,我体会到一个不快乐的妈妈是绝无能力提供孩子快乐的事实,转念一想,当伤感渐渐转化为正能量之后,当对一些不确定有了充分的认知后,我越来越轻松和自在,也希望去挑战自己,练习那些自认为的不可能。
现在越来越觉得获得了很多的时间,因为不在焦虑和纠结无意义的事情,需要的是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投资人。摘录倪老师对时间的理解,“时间 如何让你的时间卓有成效?如何定义你的时间,时间就是你的命。一旦你对此坚信不疑,那么在花时间这件事上,你就会变得非常慎重。
要想更好的升级,你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投资人”,你需要认真思考,认真选择,想尽办法将大部分时间投资到高价值的人和事上。
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原则,你的时间投资回报会非常丰厚。如果你是一个对时间花费很不敏感,很不明智的人,你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你不仅要理财,更要理时间。
认真做好时间投资,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把她花出去。记住时间就是你的命。记住,你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投资人”。
把时间投资到有意义的人和事情上,学习对未知不确定做准备。感谢我有一个 不按常规出牌的儿子,感谢他的幽默和天生具备的搞笑天赋,感谢我们在漫中体验成长,慢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像一个模板出来的,孩子有他的可爱之处,等待他慢慢成熟!
柳比歇夫不期待别人的赞扬,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公正的评价。现在学校的教育还是比较的单一,还只是拿成绩说话,学习好就是好孩子,我需要帮助孩子公正的评价和认识自己,找到他的优势。谁也不会把活着的大脑挖出来看,怎么知道孩子的大脑潜力,慢慢来,总有未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