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日偶然兴起,读老子《道德经》聊以慰藉,时读至“无为而治”一段,颇多感慨由然而发,遂欲解读此段,一家之见还望海涵。

何为圣人之治?文中说的很明确――“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很多注解说“要空虚百姓的心灵,满足百姓的饮食,削弱百姓的意志,强健百姓的筋骨。”这种解释我不以为然,不能同意。

“虚其心”,要让人民虚心谦逊;“实其腹”,要让人民吃饱穿暖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奔小康,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要求;“弱其志”,弱化人民争名夺利的意志;“强其骨”强健人民的筋骨。

这不就是现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吗?工资水平能够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崇尚健身,讲文明,懂礼貌,关注自身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明明是理想的生活状态,却翻译成愚民政策,不敢苟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07评论 0 33
  • 我还是逃离了北京,在四月的倒数第二天,踩着春天的尾巴,我逃离了北京。 从我一登上火车,我就预感这一趟行程注定不...
    古关月阅读 4,592评论 6 10
  •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其实每个人身上都会携带一个标签;社会地位,人品好坏,有无才气等等,如果可以给标签赋予更多内涵...
    优子room阅读 1,3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