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教育孩子,历来的传统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家有孩童的家长会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不服管。每每被孩子撩拨的气愤不已,想打几巴掌让孩子乖乖就范,最终总不得要领,还得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能稍显成效。和我们(80后)小时候完全不一样。记得小时候犯了错,轻则一顿呵斥,重则吃竹签肉,父母跟老师交流的口头禅也是:“老师我家孩子不听话,您尽管打。打是亲,骂是爱。我们没意见。”我想知道,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多大程度上普遍?分地域,国家还是人种?
当我读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似乎找到了一些科学说法。
马斯洛需求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2)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3)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而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戴维斯(K.Davis)曾就美国的情况做过调查,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发现,与1935年相比,60年之后,美国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求都下降了30%,相比之下,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都上升了23%。
现在的孩子出生在衣食富足的时代,他们生来就没体会过对食物的匮乏感;第二次世界大战距今也有70多年了,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它,恩也没有过安全感的匮乏,除非有家庭暴力。是否因此,现在的孩子们对于自主、自尊的需求特别高呢?
所以,时代在变化,养育孩子的方式也需要改变。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总是把“我小时候如何”、“老一辈如何”挂在嘴边的父母特别是钢铁直男爸爸们,该反思一下了(其实妈妈也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