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业银行贷款:
有差别的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资产增速取决于负债增速。一般存款,存款现在很难做大,转化成理财- 成本上升,个人存款转化更严重。
平安、民生、中信存款增加多;平安、光大、中信贷款做得好。
同业(投资等)在年报中没有准确反映。新发贷款越来越难,资产荒,同业包括投资、债券大幅增加。
利率市场化。去年定价机制基本完成市场化,各家并没有真正竞争,官方窗口指导,大银行没有太大利率区别。
净利润增速下滑,四行1%以下,股份制10%以下。不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需要关注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比如计提。
营业收入: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资产价格降低,产品收益下降。净利息收入增长困难。做大规模抵消影响。投资收入,包括债券收入。兴业银行加大投资配置(债券、理财、资管计划),增幅一倍。平安银行降低负债成本。
净利息收入比较差的:去年债券、上半年股票,没有处理好规模-利率的关系,华夏银行净利息收入负增长,民生接近负增长。
净利差反应盈利能力。活期最多的是普通人的存款,活期多的存款成本低。招行个人业务优势,农行的网点比较多。招行成本比农行低1BP。政府、军队存款,工行建行(社保基金),存款成本低。
手续费及佣金。委托代理、理财等占大头,下行期间资产荒,各大银行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华夏银行增长多,股份制都不错,五大行不好。
非息收入。各家银行营业支出下降(八项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增幅大,资产质量下降的结果。
看增长质量主要看各项业务的收入、增速,拨备前的增速。平安、兴业、招行、光大。看盈利能力主要看净利差、净息差,平安、招行、兴业。平安的高净利差靠贷款高收益,7点几,承担更多信贷风险。招行靠个人业务,低负债成本。华夏:高保证贷款的比例,贷款质量有问题。
资产质量。不良率可能都是1点5、6,招行是股份制最高,中信、平安最低。不良率不一定反应风险情况。年末的余额是经过了处置的,核销、转让是关键数据,加到不良的分子里(除以贷款规模),是一年中的问题资产比例。平安最高,3.5%;招行兴业农行超过3。
不良多代表业绩不好吗?平安的核销比不良还多,资产处置运作强大,资本雄厚。农行、光大处置能力差。
贷款收益通过衡量负债成本。负债成本大,只能选高收益客户,没有低收益的客户稳健。
拨备覆盖率。年初银监会要放松覆盖率要求,逆周期监管,包括具体政策标准没有出,但有预期,低于150%。很多银行把日常的要求降到150以下。
潜在的不良。不良可以披露、核销或转让,即将成为不良的贷款可以调回去。关注类贷款有可能变成不良;不良可以放回关注。不良增速高、关注增速低的,比如农行,标准执行得严格。增速都高,资产质量下滑快,民生、华夏;前低后高,控制得明显。招行,关注增加……
逾期贷款。逾期有期限分类,3-6个月。标准没有掺杂个人判断。
不良没有缓和迹象。长三角、珠三角不良暴露有缓解,此前的不良消化压力大。风险往中西部扩散。
四行未来资产恶化更大。
股份制,民生、华夏的不良。
都不乐观,没有一个行业幸免。城商行、农商行。
不良证券化、债转股。账销案存。
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太多,买方市场,价格特别低。不良只能回收10-20%。
一种出表的方式。
不良资产证券化,不是银行想做就能做,看证券市场。多层次和没有差不多,要看流动性。
城商行的发展和当地地方政府。南京银行财报比较好,中部地区城商行的压力大。
不良资产的量超过处置能力,有些资管公司不收不良,只做通道,或者先找下家再收不良。通过债转股等拓宽渠道。
四大行不乐观。历史原因,大行规模、网点优势大,政策倚重明显,国家要支持各种行业都找四大行。船太大不好掉头,比不上股份制银行。
股份制
农商行,好的农商行都靠环境和政府实力。风控好的可以做到不亏损,差的亏损,未来一定会濒临破产。重庆农商行
保险,真正的保险很少。同质化明显,银行代销。
大资管:一个机构把信托、保险、基金等都概括,拓宽投资渠道,平衡风险-收益,吃下各环节利润;投资者降低时间成本,产品选择更多。
银行客户、资金最多,要招到响应的人,做好风险隔离。分业监管限制,监管争权。两家银行想做大资管,「理财子公司」,监管一直没有批。大资管是趋势。
互联网的冲击,余额宝,协议存款,抬高银行的存款成本。加剧了银行脱媒,存款成本提高,贷款收益下降,利润减少。银行加强网银,但销售为主,多开通了一个销售渠道。没有从根本上面对互联网冲击。开消费金融公司,京东白条等……银行当前不应该参加竞争。消费金融需要数据积累、征信,银行相比互联网公司没有优势。
债转股。增加处置渠道,降低不良压力;定价、转让、管理的道德风险,债转股本身不需要新发货币,把企业-银行的风险连接得更加紧密,可能造成更多货币投放。
投贷联动,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信托、证券业务,也不能投资。商业银行法。债转股、投贷联动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对标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投资,通过子公司投,母公司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