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天气由炎热转凉,但仍需留意身体健康。夏季余热未消,稍有不慎易感冒。尤其宝宝的适应能力较差,需特别关注。为预防感冒,请注意保护宝宝的健康。
那么,换季时节,家长们该如何应对这“多事之秋”,让宝宝们安心度秋呢?今天啄木鸟纽康明小编就和大家说说,秋天预防宝宝感冒的一些小秘诀!
导致儿童出现感冒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一般来说,在夏秋之交主要是昼夜温差大,儿童免疫系统本来就还不完善,加之体温调节能力弱,更容易被病菌侵袭,从而导致生病。尤其是婴幼儿期,一些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症、锌或铁缺乏等,或被动吸烟、护理不当等因素,同样也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感冒的一般性症状都有哪些呢?
感冒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局部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与咽痛等;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疼、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起病1-2天内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孩子得了感冒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当孩子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时,先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若精神状态不错,就不一定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些非处方儿童专用感冒药以缓解症状,但不要服过多的抗感冒药,因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而流涕、喷嚏等症状正是清除病毒的有效途径。
其次,如果发烧了,体温没有超过38.5℃的孩子,应首先考虑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给孩子吃退烧药也不要追求体温一定要降到36.5℃,降到38℃即可,在这个体温下,孩子不会太难受,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与此同时孩子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有利于康复。如果孩子发烧持续3天还未好转,必须带孩子就医。
因此,在感冒发烧期间,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无皮疹(提示有可能是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是否气促(提示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精神状况差不差(如出现倦怠、烦躁等表现提示可能是重症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之一,都要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下儿童会被病毒感染而感冒呢?
一般来说儿童感冒通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与环境中的病毒接触了,而通过人与人的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通常感冒病毒在正常的环境中至少能够存活两个小时,甚至一些感冒病毒能在物品(如玩具等)的表面存活一天。感冒患者在最初2-4天传染性最强。含有病毒颗粒的水滴可以通过呼吸、打喷嚏或咳嗽呼入空气。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和避开密集人群都能够有效预防儿童发生感冒。
该怎么预防感冒呢?
1.保持通风和保暖。及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但也要注意适当保暖,尤其是对孩子。
2.控制空调使用。减少频繁进出空调房间的次数,鼓励孩子多喝水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并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提高免疫力。
3.根据体质进行穿衣。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不要过早给他们穿太多衣服。根据个人体质适度秋冻,有助于增强耐寒能力。
4.合理饮食。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摄入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并避免冷饮和凉性食物。及时补充维生素,并多吃萝卜等有益健康的食物。
5.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适度运动来加强身体锻炼。
6.避免接触感冒者。尽量减少与感冒者接触,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并保持居家环境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