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琢磨如何调动孩子自驱力这个念头后,便时常在脑海里琢磨这事,直到今年初看到了一本书 《了不起的自驱力》总共276页,目前已读完,收获颇多。
书里有一句话,特别有感触。“如果你努力奔跑,沿途都是风景,如果你左顾右看,满地都是鸡毛”。这句话无论是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员工与雇主的关系都适用。
“构建及时反馈:对孩子进行精神奖励的行为设计的“道”。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精神奖励之一是家长给予的爱。
斯金纳的强化实验:“家长可以通过即时反馈帮助孩子持续做出有益的行为”。
积分育儿:从被盯着写作业到主动学习。
今天重点分享书中的一个原理:PBL模型
PBL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凯文·韦巴赫和丹·亨特提出的。两位教授发现,一套系统中只要包含了3种元素,它就能让人“上瘾”。
这3种元素就是PBL的3个字母对应的单词,我们一个个来看。
P对应Point,代表积分或者点数。这是指参与者在完成某个规定动作后可以得到积分,是一种对特定行为过程的鼓励。比如,作者的儿子在使用英语学习软件的过程中,系统根据发音质量反馈的“优”“良”“中”“差”,以及系统给予的“金币”奖励,就是系统对孩子朗读单词的行为过程的鼓励。这种鼓励不仅符合“即时反馈”原则,而且可以量化,能被看到。
B对应的是Badge,代表徽章。这是系统给予的荣誉表彰。在这套英语系统中,除了最开始的“英语魔法学徒勋章”、下一级别的“英语魔法师勋章”,还有“英语大魔法师勋章”“英语魔导士勋章”等,当然,越到后面,对累计获得“金币”的要求就越高。
L对应的是Ladder,代表排行榜。人普遍爱攀比,一个每隔一定时间就会更新名次的排行榜对人们的激励作用非常显著。现在儿子排在9000多名,但这个排行榜几乎每分钟更新一次,这真正印证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这一条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用百词斩记忆单词,一开始我说你坚持21天妈妈就奖励你一个礼物,发现她兴致很浓的第天坚持打卡,而且还是主动要求的跑来找我拿手机打卡,在开学前几天她完成了任务,我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这还没有完,我和她约定,只要坚持100天、1000天、都有礼物,她信心更加坚定了。同时她拿着手机点点,加入了一个小组,每天看着在小组内被表扬,她很是激动,跑过来跟我分享,自己又上榜了,同时自己主动测试了她的词汇量。
知道了上述理论,我们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上瘾”,从而对学习产生自驱力呢?
第一步,营造仪式感。首先,你要提前几天告诉孩子,从这个周六早上10点开始,你们家里的积分商城就要开张了,请他做好准备。由于家庭积分商城采用手工操作,没有系统的强制性,所以一定的仪式感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并且要让孩子有所期待。
第二步,设定初始值。到了周六早上10点,一家人坐下来,让孩子扔一次骰子,确定他的初始积分值,比如扔出1点可以获得50个金币,扔出2点可以获得100个金币,以此类推。
第三步,宣布规则。仪式感做足了,甜头也尝到了。接下来就要宣布规则了。例如,你家的孩子从小练钢琴,那么你可以根据效果将每次练习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设定奖励,如7、3、2、0枚金币。那么你就可以根据每次练习的错音、停顿、失误,即时地给予孩子不同数量的金币。
第四步,设置等级。孩子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金币后,就能获得一个称号,并且在获得称号的同时,根据等级的不同,可以获得不同数量的金币。比如达到第二级所需的500枚金币时,可以额外获得50枚金币;达到第三级所需的的1000枚金币时,可以额外获得100枚金币。
第五步,兑换商品。孩子攒金币的目的一定是花金币,这就和成人赚钱的目标是花钱是一个道理。如果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金币,没有商品可以兑换,孩子自然也就没有攒金币的动力了。所以家庭积分商城之所以叫商城,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用他积攒的金币换他喜欢的东西。
兑换商品时,你可以设定一定的兑换比率,比如孩子喜欢平衡车,平衡车的售价是700元,那么需要7000枚金币进行兑换。
以上5个步骤是基本的家庭积分商城的操作办法,如果“即时反馈”是家庭行为设计的一个点,那么家庭积分商城就是一条线,它是一种拉力,你可以将将其运用在各种推动乏力的育儿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