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盖茨比”,觉得是一个维特一样的少年,有着那个年龄应有的小烦恼,凭着鲁滨孙一样的坚强与独立克服重重困难,拾得了人生的光。可当电影落幕我才发现,盖茨比的“了不起”,是如此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故事的主角不是求生的逆袭者,而是关于爱情,主人公随着枪声沉入水底,永得安生。就这样,为爱苦等五年的痴情汉,寤寐思服,求之不得,含笑而死。
五年,盖茨比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梦,在这个梦里,他奉于神龛的女神黛西始终都是十八岁初见时的样子。时间会改变一切,他的黛西早已嫁为人妇,可怜得只剩下物质的空壳。他所做的一切无不渗透着她的一点一滴,而她最终选择了忘掉这段与盖茨比再次相遇的纷纷扰扰,回到奢靡的日子里,即使她对自己身处的一切都厌恶着、痛苦着,可为了自己那张美丽的脸,那份要命的荣誉,她选择苟活,不去见盖茨比最后一面,可怜又可恨。
有时我会想,故事的结尾,人们都在为盖茨比可惜着,悲痛着,他一辈子的痴情与善良却得不到哪怕是一次缅怀,令人唏嘘。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呢?所有人各得其所,一个活在梦中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拜金女,理想国的人在现实里拼命,现实里的人做着远走高飞的梦。只要一份忠贞不易的爱,只要一个华丽包装下的物质生活,既然互相都做不到,那就继续着自己最想要的吧。飞鸟乱投林,白茫茫一片干净大地。
男女主角恰好代表了尊重内心与顺从一切两种不同的态度。历史的相似性因此表现得恰当而充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迷茫,是选择自己想要的,还是选择世俗中的所谓正确和体面?细思剧中的每个人物,不禁诧异,每个人都知道怎么过,除了盖茨比,他心中有一份纯洁的爱。可以看出,现实总是不如他所料,生活让他处处碰壁,他选择原谅,在他眼里,人们都是初始最美好的样子。
有人说,不适应和融入现实的人必然被时代淘汰。可正如一句话所说:真正的勇敢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盖茨比不是脱于现实无所谓地只会做梦,他深处现实,又常常表现出深谙现实的忧虑。他是理想主义者,不是空有理想,我将他称为编织梦的人。他曾是一个穷小子,被无数次比较与嘲讽过出身的卑贱,可他不亢奋反驳,而是用善良、同情和努力,改变了他的现有条件,有底气和能力触碰和拥抱他曾遥不可及的梦,即使从前已是从前。他所有的也不仅仅是渴望,而是依照最美好、最想要的样子去做。
我们常说尊重自己的内心,多少人在名利场上粉墨登场,拥有着周旋的本事和办事的捷径,光鲜靓丽的外表下并不快乐,却越来越看淡那些真正的快乐,大言不惭说其不现实。又有多少人,现在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的确,我们要生存,我们需要财富和名誉支撑一个框架,让它在风雨飘摇中立得住。可多少人还会用残存的哪怕一点点勇气,去给自己一片想要的未来?又有谁,选择了一条荒无人烟的曲折小路,只为看到心里深藏的那处风景?还记得盖茨比日夜观望的黛西家的码头,绿色的光照彻青空,那是他的希望。造梦者不错过心里的每丝希望之光,不吝惜身上每一分气力,不允许生活有一片刻的苟且偷生。三毛说,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的。飞蛾扑火,它至少坚守了自己的热爱,它至少活出了自己。
电影中还有一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是一群旁观者,正如鲁迅笔下的看客。由于黛西的地位与名声,众多不明是非的小报记者争先恐后前去报道。盖茨比在黛西开车撞人至死的情况下替她顶罪,最终冤死,却被记者报道为畏罪自杀。故事发生时美国正经历高度繁荣,同时又处在经济危机的前夕,人心浮躁,不安充斥着全身,为了寻找暂时的快感让自己不再空虚,人们看不清真相,人们没有了去寻找真相的心灵和耐心。
当前的世界仍是娱乐至死的时代,真相被腐蚀被扭曲,人们寻找快感,夸大谎言,为了娱乐,为了生活。想起前段时间在朋友圈比较火的一个广告,讲述了不同职业和地位的中国人,没有了解到矛盾另一方的真实想法,没有看到他人在背后的努力与良苦用心,任由自己的一时冲动造成了众多不必要的误会。片子结尾曾写到:总有一些误解,不去了解,是不会解开的。近年来不难看到有那么一群中国人,走上日本的法庭,为百年前日军的暴行讨公道。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人,秉持着正义与善心,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哪怕时间再久,追寻真相是一种心灵,是应该具备的社会公德,而发展迅猛的中国还没有真正成熟,带来的这类社会问题同样通过这部电影,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城市的繁华外壳,总让人想窥见灰色天空下的更多秘密。一个国家、一个人怎样在前进的过程中不丢下越来越多的东西,是现实中的我们最应留意的问题。
时势造英雄。盖茨比的了不起,是与那个时代形成强烈对比的。暂且将影片代表的美国梦置于一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黛西,那便是我们最初的热爱与梦想。倘若世事瞬变,能有多少人,能最多付出多少,最长能坚持多久?一个人,也许一辈子赚不到钱,找不到工作,可他也许快乐而满足。想起尼克对盖茨比说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腐朽至极,他们加起来都比不上你一个。
就像那句诗:一切终将暗淡,只有你,才是光芒!
——致一切乱世中坚守内心,保持善良,追梦造梦的人。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顾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