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吃饭,图书馆附近也没有什么吃的,就想还是去那家经常去的烩面馆吧,他们家烩面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走到半路忽然又想吃炒刀削了,就去了旁边的另一家河南拉面馆。走进去因为也不太饿,就说:“来一小碗炒刀削。”老板娘正在跟老板和店员聊天,没有听到我说什么。老板看向我,从他询问的眼神里我知道他也没听见,我又说了一遍。老板娘一直在大声的说话,老板还是没听清,就问我吃什么。我就稍微等了一下,等那个老板娘不说话了,就一字一顿的说:“小碗炒刀削。”我也是佩服我的脾气了,之前的话我估计早就扭头走了。
端上来,我一看这不应该叫小份,应该叫迷你份。味道也差点,太咸太油。炒刀削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大学食堂里的西红柿鸡蛋炒刀削,5块钱满满的一大碗,不油也不腻品相还好。不像今天,酱油放太多面黑乎乎的,吃完后盘子里还有一层油。
跟我下铺的室友聊天,他就经常用学校食堂来诱惑我:“啥时候回郑州,我请你去学校食堂吃饭。”总是能勾起一些愉快的回忆。还记得他跟小菜(隔一过道上铺的室友),有一次一个人吃面,一个人吃米饭,面吃完了,米饭也吃完了,两个人就一人拿一个小勺子就着同一个碗喝汤。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的尴尬,很开心。他们说:“这就是兄弟情。”我说:“记住这个时刻吧,后面估计很难有一个碗里喝汤的时间和人了。”现在想起来也还是那么的开心。
毕业后我很少吃炒面,因为外地的面和炒法,在我吃起来都不如在郑州那么好。这边炒的面是圆的,很容易把面炒干,要么就是为了避免炒干而放了很多油或者酱油,太油或者太黑又咸。郑州炒面用的面是扁的,很薄也细,像是蒸面条用的,熟的很快。酱油也是用的,只是用的量很少,不会那么黑,里面放上些豆芽,搁几叶青菜,也是蛮不错的。
当然炒面最好吃的还是妈妈做的。家里炒面也是用的机器压出来的,很薄,手擀面不适合炒,面粉比较多容易粘成一团。做法也简单:水烧开后把面下进去,另起一炒菜锅,放一些油,油热了面也煮好了,把面捞出来,放在油锅里炒就行。不过这里炒用的不是铲子,而是筷子。一手拿一双筷子,上下翻炒着,以免粘在一起。也不加豆芽青菜,只有面,但是做出来就是那么的香。我总能吃上两大碗。出来上班有时我也尝试着自己炒面,总是容易粘到一起,味道也不太好,可能是买的面跟家里的也不一样吧。
之前吃面我很少喝汤,也不是不喜欢,习惯而已。在家吃面,妈妈帮我们盛的时候,知道我不喝汤,就跟我说:“这碗最稠,是你的。”几乎是看不到有汤汁的,我吃完面后碗里还能剩一些汤。现在我也稍微喝些,很多人是喜欢喝汤的。前几天和同学吃和府捞面,她就是喜欢喝汤。她说:“这里的面吃着有点像方便面。”我觉得说的是面不劲道,吃到后面就有点粉的意思。确实是面不太好,汤还不错。说起捞面,我们那的做法是:炖点菜(炒菜的话汤汁太少),然后把白面条抄进碗里,浇上些菜就行了。
面碗我见过的有特色的就是和府捞面和陕西的面馆,碗都特大。陕西的面很劲道,也很粗犷。陕西八大怪,其中两句是“盆碗分不开,面条像裤带”,就是说碗像盆一样大,有时也直接用盆吃饭,面条像腰带一样宽。biangbiang面(这个输入法竟然打不出那个字)就是很宽,又厚,有些人是吃不惯的。
说起吃面,是一定要说河南烩面的。一般我去河南面馆,先看有没有烩面,没有的话感觉就差了点。烩面的汤是和拉面的不一样的,同一家店里这两种汤也是分开的。从颜色上看烩面的汤是白色,拉面是清的。烩面里面加点粉丝和两个鹌鹑蛋很是美味。
之前的公司园区门口面馆只有一家兰州拉面,生意还不错。后来来了一个河南面馆,这个老板在开业的前一天下午,在店门口支了一口大锅,用勺子搅着慢悠悠的熬汤,香气飘动,吸引了很多过往的人的目光。第二天一开业店就爆满。清真的拉面也是有自己的特色,我之前在甘肃积石山县吃过一次丁丁炒面也是不错,是把拉面切成小段来炒。但是就烩面来说,还是差些,他们的烩面和拉面用的汤也是不同,只是他们的“烩”,是有些“烩菜、乱炖”的意思,什么番茄啦,牛肉啦,胡萝卜啦都有,汤应该是清汤,并不是很美味。
我觉得吃面是最简单方便的,有菜也行,没菜也可以做的很香,甚至清水面放点盐就可以吃。之前在家有时妈妈把面煮好,在大勺子里放上一些油,在火上把油烧热,加些盐把葱花丢进去,伴随着呲呲啦啦的声音,葱香就从油里飘出来了,接着把勺子往锅里一放,滋的一声,锅里腾起一团白雾,香味四溢,面就做好了。一家人也是很开心。
最好吃的当数妈妈做的手擀面,劲道汤又浓。我们家那擀面杖起码有一米五长(现在超市里的只能叫擀面棍),妈妈和好面后,用那擀面杖把面摊成一张大大的面饼,可以切成条状的面条,也可以切成菱形的面叶儿(有的地方叫面片,我觉得不如面叶儿生动)。我之前在青海,他们那的面片是长方形的,做法是先把面拉成长条状,然后用手揪成一片一片的,那家有个羊肉面片也是很不错的。
现在回家时间少了,那根擀面杖也是很久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