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童年》读后感

        我一度非常讨厌读国外所谓学者的书,他们太具有侵略性了。他们的写作方式就是有了一个观点之后,就去各方面引用寻找证据去论证。这其实也是现代很受推崇的认为非常科学的论文写作体系。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这样被洗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极致的强调一方,也就阻断了其他的所有可能性。

        这次读书真的是硬着头皮,用番茄工作法逼着自己读下来的,一度被书中的理论观点搞得焦虑无比,立马觉得网络和是电视是个大妖怪了。

        但是这次不同的是,我没有很强列的反叛而导致读不下去。被逼做作业的好处显现了,哈哈。耐着性子读下来,我也可以慢慢从被营造的剧情中走出来,可以开始自己独立的思考了。

        这本书和我一样大了,作者在当年就有如此的观察和论断其实是很睿智的。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印刷术和电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这么深刻而又默不作声,感谢作者让我意识到了。意识到后是巨大的恐慌和焦虑,因为那是30年前,电子产品还没有像现在这普及和有影响力。作者还寄希望于电脑的神秘感可以让童年复苏。然而并没有,作者书中反复提到的羞耻感,神秘感,敬畏心等也在越来越淡化消失。童年的消逝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文明的消逝,人类思维能力的衰退。细思极恐,作者做了预见和判断却无法提出解决方案。这同时也促使了我的思考。

        我们国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也被电子产品攻陷的一塌糊涂了。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家都在努力中和他带来的副作用。思维的训练,身体的运用,各种新教育模式的兴起,国学热,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尝试,尽管层次参差不齐。我非常感慨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可以随时回温,随时去里面汲取力量。还是那句话,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各种力量都在进行角逐。大道不变,给了我信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经历风霜雨雪,每一把利剑的形成都需经过千锤百炼,这世上,没有工作是永远轻松安逸的,没有...
    金塔488潘顺英阅读 1,696评论 0 2
  • 在这学期,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每一个课文里,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如:孔子学琴,让我懂得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
    杨凯祺妈妈阅读 1,664评论 0 1
  • 我的故事里有你v阅读 1,410评论 0 2
  • 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内蒙烤肉等特色名吃,我都一一品尝过了,可以说是正宗的“吃货”,但最让我动心的还是河间驴肉火...
    杨梦佳阅读 2,593评论 0 0
  • 英语: 2007年第一篇,第二篇 每日一句,模仿不被普通人看重 时文精析, 数学: 定积分1800题,主要针对证明...
    疯狂太阳花阅读 8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