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中山路,听见有人吆喝,“台湾大肠包小肠,不好吃不要钱。”
看他们像是台湾人——墙上还贴着创始人台湾身份证的复印件,便要了一份。
老板做好之后,教我旋转着纸袋吃。连吃法都这么不同, 正宗的台湾大肠包小肠 就是正宗, 味道极佳,咸甜适中。台湾人做的果然不同凡响,同样的价钱却比别处的好吃多了。
十字路口发现了一个历史游览图,发现原来我要看的景点都集中在市区——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清净寺和关帝庙等都相距不远,徙步可到。于是把本来不在计划之内的承天寺、天后宫也加行程中。
夜幕降临,我按照路口的花灯分布图,寻找最近的——围着泉州影剧院转了一圈,连个花灯的影子都没找到。听到身旁一对情侣的对话,他们也在找花灯。“不是说在这里吗?怎么没有,没有干嘛写。”我想是因为下雨,收起来了。悻悻而归,今天又没看成花灯——福州的花灯也没看到。不过,我找到了花灯的指挥中心——基督泉南堂子里临时搭建的大棚,算是小小的安慰吧。
一家土笋冻店门口赫然写着“舌尖上的中国所拍摄的泉州美食”几个字,我正犹豫要不要冒险尝试下。几个小伙吸着烟走来,看着招牌,对外地的同伴说普通话,“你要吃正宗的泉州小吃?”同伴默认。他们进去了,我也跟着进去了。
“土笋冻”是用“土笋”做成的冻品。“土笋”学名叫作“星虫”,是一种环节软体动物,生长在海边的滩涂上。它含有胶质,身长两三寸,肥圆细长,状如蚯蚓,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之所以能够成冻,是因为此物中含有胶质,经过熬煮,胶质溶于水中,冷却后就成了冻品。
看完店内介绍——土笋冻是海星虫做的,心里有点发毛,要不就别吃了吧?
老板娘从冰箱里拿出土笋冻,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吃?”
今天尝了很多泉州小吃,肚子已经装不下了,所以我回答,“明早再吃。”
老板娘听后说:“那可不行,一个小时之内要吃完。”
“好吧,就现在吃。”
在店里找个位子坐下,盯着白花花的海星虫,硬着头皮小尝一口——味道鲜美,配上蒜泥酱油,更香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虫子,还吃得这么香。以前觉得虫子恶心,不敢吃,现在我竟然敢吃它了。大概是心里作用:海里的虫子,比陆地上的干净些。
本想再来一份,担心胃承受不了——天气有点凉,便作罢。出门喝了碗汤圆,暖暖胃,顿时感觉好多了。
抄近道回去。下着雨、黑黑的,没有路灯,没有行人,让我觉得很恐怖。只想快快走完,回到酒店,甚至忘记了脚下的是石板路还是水泥路。迷路好几次,曲曲折折,太多岔路口了——像迷宫一样。不敢问路,依赖地图,走错,再走回,一直盯着定位地图上的箭头,半小时后,终于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