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对于凡俗的我们来说,致虚静的状态,若没有长久静坐的习惯,你怎么可能让心静下来,经过有意识的导引训炼,才可能接近些静的状态。而得道者如老子,释迦佛等,他们不需要特别的形式就能静心,佛家说楞严大定,定中讲法,日夜六时,佛都是时时在定中的,经典中讲的很多。老子虽然记述他的古籍有限,从孔子问道老子的记载分析,他肯定是得道之人,境界之高非你我可议可猜的!
致虚静的状态,更多的是读心的状态,独处或与众处,高层次的是读自已的心。初期的读心往往不经意间触到了你对面的心,或旁边的人的念头。那时你会觉得你的境界和心很小,小的几乎融不下别人的想法,从别人的眼光中窃取了他(她)的意识,和海阔天空,风清云淡相比,你急于想逃离那种不好的念头。不论别人想的或做的是不是对?你这个个体是无权干涉的,因为任何一处细微皆因缘而起!因境而生。我只应该关注我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正确。正确的标准是佛陀说的五戒十善。再高的层次是空与色转变的因缘关系。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空明宁静的状态下,人的俗心不起,欲念隐形,万物所遵循的道呈现于前,往复验证,圣言不虚。
马未都先生选择"观复"博物院也是深深喜欢这两个字吧!沉潜往复在道的境界里,妙不可言,文字已显苍白。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月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根,静,常,明和后面容,公,王,天,道,久的意义相近,表述的是一种状态,那种状态可以代表许多文字,单一的字又不能尽意,索性来一个九连环似的描述,每人理解不同,深浅各异,这正是老子内心欲言而无语的思想!我们不懂的他老人家理解,我们的懂也只是千百亿分之零点零儿的道,佛语所说的恒河沙数,那由旬,算分,数分,微尘数譬喻一个道理,人类的思维在常规下己显粗糙。这样看来,我们有什么资格高傲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其它生命与生俱来是供人杀戮的,这是愚蠢招罪的念头和病之根本。
对物之敬畏,才可对人而敬畏,对有形的生命恭敬,对无形的生命亦恭敬!执盈器小心翼翼,执虚器亦要小心,怎么会有麻烦?
话不可满,气不可傲,心不可怨,意不可盈,识不可纵,欲不可随,贫不可侮,富不可攀。道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