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在哈佛大学做旁听生的故事,自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愿望,去哈佛听一堂课,哪怕是旁听,哪怕已经六十岁。就感觉当时懵懵懂懂的被那个老太太的一种精神力量所吸引。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好多关于“81岁老太太天津大学毕业”、“83岁清华奶奶被阿里40万年薪争抢”、“60岁老奶奶开始学电脑,80岁发布自己的第一款APP“之类的文章。
每当看到这样的文章我都会被触动,一个声音告诉我:像这样活着的人大有人在啊!我也终于弄清楚其中吸引我的就是:无论在自己生命的哪个阶段,仍怀揣一颗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
工作就是:不分昼夜,看到学到很多新奇的东西,做着很多感兴趣的事情。
大学实习的时候,我跟着我老板(九几年中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学做软件项目设计研发,一去我就似乎对团队每个人干的工作都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就这样,凭着我对软件研发的热爱和朝八晚九,从前台排版美工动画到后台编码数据库,从和用户获取需求到软件设计……虽然这点技能对于现在的软件研发来说浅之又浅,但是对于当时的毕业前的我来说这些技能也能独立做个小的软件项目了。这也成为了我后来工作的敲门砖之一。而在我的脑海中也定型了工作的概貌:不分昼夜,看到学到很多新奇的东西,做着很多感兴趣的事情。
这里就像装满巧克力糖的盒子
毕业后我来到了一个大平台,这里就像装满巧克力糖的盒子,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好奇心又驱使着我想去了解这里的一切,甚至每一项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我就像实习的时候一样,对周围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个任务都怀着兴趣。可能是我很幸运,在我的印象里,在那段时间里,基本我的工作都给我着新鲜感,让我保持着好奇心,从几十万的小项目到几百万、几千万,从软件编码到顶层设计,从研发到项目管理,从这个业务领域到那个业务领域,反正总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吸引着我。
只要还能糊口,我就愿随着自己内心的好奇去认识这个世界。
研究生我选择Part time修了全日制的工商管理,可能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投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在我做项目的时候都会多少跟这些专业和这些专业的人打交道,还跟实习的时候一样,我对这些专业充满好奇,所以我喜欢这样一个可以把这些课程都能教给我的学习机会。然后在工作中我一个个选择了实践这些专业的岗位。我没有想过成什么全才,也不畏惧会被人觉得每行都不够专业,我本着工作的最低标准:只要还能糊口。我就愿随着自己内心的好奇去认识这个世界。
“你连世界都没有看过,哪儿来的世界观?”
很幸运,我不光赶上了单位的大型研发项目,还赶上了单位成立外贸业务,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在外贸业务工作的那几年,我认识了好多做国际贸易的同行,怀着对中国以外世界的强烈好奇,除了自己出国看到的,我还会经常从他们那儿听到他们在海外的亲身的经历:那里的政府、那里的人民、那里的故事……
“你一定是小时候没怎么好好读书”
做外贸的工作,让我接触到了中文以外的好多种语言,以前听到一些人会好几国语言的时候都特别羡慕,也很好奇,我们一门英语都学了十几年,这些人怎么都能学会那么多种语言呢?然后我就开始读语言学基础概论,去听了新东方的多语种课程;
接触到好多国家的人,听到好多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地方的名称,特别是去过的几个国家,看到这些地方的现状,我就特别好奇这些国家的历史,包括他们所处的地域、宗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然后我就开始对世界历史感兴趣,开始读世界历史的书;
都说出了国的人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突然意识到自己连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还不是很清楚了解,然后开始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原来是这样的博大精深……
我以前不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好几次老公看我硬把厚厚几本不同类型本书读完了,还饶有兴致地跟他侃侃而谈的时候,玩笑的对我说:“你一定是小时候没怎么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像我们这种读书读了一辈子,每天还要不断看科研文献的人,额外的书想想都累。”但是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内心的满足。
文末感想
If you know, you want to know more.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you are alive.
如果你知道,你就想知道更多。要知道更多,这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