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交上遇到了一个熊孩子,一路大喊大叫、撒泼打滚,满满一公交的乘客被孩子的吵闹声弄得心情烦躁。由于我的座位离孩子那边比较远,所以我可以清楚的听到旁边的乘客们都在抱怨孩子的行为。
但人们提到最多的却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当时孩子的母亲就坐在孩子旁边自顾自的玩着手机,对孩子吵闹的行为充耳不闻,显然已经习以为常。其中有几次孩子可能是打扰到了家长玩手机,换来的就是大声的呵斥和无情地抽打,而孩子竟然也毫无异状,这样的待遇想必也是家常便饭了吧。
你安静的坐着,留给别人的却是厌烦
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于母亲这样的教育方式实在是不敢苟同,孩子的行为固然有错,但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因为做家长的错误的教育方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吗?
作为一个孩子,调皮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作为一个孩子,还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故而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没有清晰的认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分辨是非,分清对错。
这里还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有次外出途径一家小饭馆遇到了一家三口,孩子可能不太喜欢当时的环境,心情不好,怎么都不肯吃饭,渐渐地有了吵闹的迹象。这个时候孩子的家长做出了一个让我吃惊的决定——结账走人。饭并没有吃完,也没有抱怨孩子不听话,只是一脸歉意的带着孩子走出了饭店,临出门还给店主和客人道歉。而孩子这个时候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偷偷地看了一眼父母就低着头静静地不说话了。
你安静的离开,留给别人的却是尊重
孩子遇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事情就会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并不懂得在不适当的场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该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不便。
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是一个成年人,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是错误的行为,要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家长去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父母是孩子行为的标杆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真理。
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极强的,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善于模仿别人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塑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岁定八十,这并不是一句戏言。
拒大数据统计,性格暴躁,经常吵架、打骂孩子的家长,总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黑暗的阴影。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通常表现为 内向、叛逆、厌学、网瘾、早恋等少年期问题,甚至严重者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而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对父母也表现得极其冷漠。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请善待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和需求。正确的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暴力可以压制问题,却像弹簧般压的越狠反弹的力量就越大。
善待孩子,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