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审美

昨晚让小朋友帮忙pick设计风格,她喜欢纯色系列。问她理由:

她说喜欢玩任务的别针设计,还有小猴子抓着记事本的设计。原来在孩子眼里,不是卡通元素和色彩越多越好,或者说,孩子眼中的童趣,不是简单元素的拼凑、堆叠,而是要有互动“关系”。

比如东西和东西的互动,纸张被订在书上;比如动物和东西的互动,猴子抓住了本子。

再比如,一个小猴子站在太阳底下,只有太阳和小猴子就是元素拼凑,但是小猴子脑门要是冒出两滴汗、脸色涨红,那就是天气和猴子有互动关系,就很有童趣。

大人的判断是偏理性的,比如阅读体验更好,素材更丰富,看起来简单大方。

最终发现这些都不是小朋友关注的重点。

创作和设计,很多时候要顺应直觉,教育产品的设计要顺应孩子的直觉。

推敲和遣词造句很多时候是反直觉,匠气太重,未必随心。

庆幸,她是一个有观点并能说出理由的小朋友,这是审美和自我认知的逐渐成型吧。

用以文的话说,在遇到各种困惑的时候,都想象自己是孩子,如果想象不到,那就去找个孩子交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