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0 小自班长010 为何我们总陷入“莎士比亚悲剧”无法自拔?

越无望的爱,越让人无法自拔;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就会爱的越深,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讽刺性反弹”效应在爱情上的解释。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是在被这种效应玩弄着,例如:明明告诉自己晚上不刷屏要早睡早起的,心里却总在想哪个群在发红包?哪个人call自己啦?朋友圈,公众号是不是有更新?优酷上一直关注的动漫是不是更新了?说了不喝奶茶的,可是口水却在流,无限回味着奥利奥芝士抹茶奶茶的细腻又层次丰富的口感和那抹茶的清香与奥利奥巧克力粉的完美融合……等等,结局是:我盯着手机屏幕到凌晨1点半,第二天变成大熊猫;为了结束被无尽欲望折磨的痛苦,我决定上班偷溜去买奶茶,本人实践证明了:“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

用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能力“操作”系统去对抗自动触发的“监控”系统,“莎士比亚悲剧”就会上演,如果要打破“悲剧”结局,难道真的无计可施了么?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借用“我想要”的力量,按如下步骤:

一、首先接纳自己所有的想法,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感受欲望,但不付诸于行动。

二,不在付诸于行动的理由:要知道很多感受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未必是最重要的。

三,为什么?想想与欲望相悖的那些,是否才是自己的目标?

所以,最后问我问自己,自己最初以及自己内心最渴望实现的目标是不是:

1、第二天能否以精神抖擞的状态投入工作,并让自己皮肤更细腻光泽,眼睛更神采飞扬。

2、我想把肚上层层脂肪变成马甲线,身体线条优美。

所以,今晚提前打卡咯!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