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个话讲出来,目的是为什么呢?以后这里的常住,如果发现有见地不同的,观念不一样的,大家一起决定,劝他一次、两次,第三次劝退。只有这样子大家观念才会一致,才会把自己的某些喜好给放下,随顺大家,随和大家。今后凡是来这里常住的人,我们都要给他讲这个话,寺院才像个寺院。大家能来这里常住,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学法,不能为了声望住在这里,不能为了名望住在这里,而要为了自己的生死负责住在这里。我讲得对与不对,大家可以看它合经合律了没有。大家在这里存什么样的心,办什么样的事,目的性要明确,对这个道场的认识要知道。其实,这也就是六和敬跟五戒十善的关系。
六和敬、五戒十善都是基础,大家可以在干活当中去琢磨、反省自己是不是都落在人我是非里面了。若是发现自己有落在人我是非里面,就给自己一个概念:我现在犯了五戒十善里面的哪一戒,我如何把它止住。先止住,然后再把它转换。如果犯了五戒十善,你不去发现,却一个劲地找其他东西,那是没有用的。如果一个劲地讲法义,结果连人都没有做好,那个法义是没用的。法固然是没错的,但这样来理解法本身就是有误的。不论是来过禅师的行谊,还是宣化上人的行谊,他们都是如此的在人间舍身立世。所以,我曾讲过“从空入假,从假入空”,就是这么一回事。
另外,关于修行开悟与解脱,台湾有一位法师讲过:大乘佛法,表面上是学大乘,实际上是急于求成的小乘行谊。因为我们一学佛就想这往生,一学佛就想着开悟,马上就解决。然后,如果放生对我们有利益的,印经对我们有利益的,就不断地做。从不去考虑如何把这个人做好,去和谐这个社会,和谐这份环境;从不想如何在和谐的环境当中,把自己的问题给解决。所以,所做所行都是急于求证的小乘行人所为。
我们学佛一定要注意这点,为什么呢?如果出家后一个劲地想开悟。我可以肯定,三年以后这样的人必然堕落。因为弹琴琴弦绷得太紧,琴弦是会断的。没有方向,又没有方法,有没有次第,这琴弦是会断的。一旦断了以后,他会怎么样?会放逸、放纵自己。所以,我先前讲:“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在《四十二章经》中有“弹琴喻”,太缓太紧都不行。
另外,在生活当中要注意言行一致,讲出来的话跟内心不要违背。倘若违背,虽然让人家看上去是和和乐乐的,但内里有点虚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是《楞严经》上的话。如果一开始修行就是这样子的,今后便会为所谓的利益开方便门,甚至会给自己找种种理由。如果一开始修行就这样子,今后这个人肯定出问题。
戒能清净我们的内心,如果没有依戒去做,今后肯定会出问题的。所以,如何让自己内心清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需要大家去反省的。然后,在目前这个时空点,在这个道场,在这个环境,我们该如何去行道,这是需要大家去琢磨的。大家相互融洽,尽量不要产生磨擦。在做事做活中,倘若观念有问题,马上找自己的问题。今后,若有新人来常住,同样要跟他们这么讲。只有这样,大家干活做事才能观念统一。
还是那句话,我讲的法仅是给大家参考。你们看的书我都看过,只是我没有选择而已,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想选择的。但佛法法义这一块,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识。因为来常住的人各种各样都有,如果不一致,今后这个道场就变得不清净,单是法义上的争执,就会吵架、拍桌子、砸凳子。
大家住在山上也蛮辛苦的,我都看在眼里,放在心里。辛苦是必须的,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我记得自己在学拜经的时候,那个老师父跟我讲:他们五六十年前,都是三四点钟起来,套着手套在那里拜经,整个手都是冻僵硬的,弯都不会弯,但还是在那里拜。以前修行人都是很苦的,就这样拜经拜一辈子。在华顶,以前的修行人也都是这样子的。
然而,我有一个师父修到最后,却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才走。看到他,我内心相当的震撼。戒律,他很严谨;用功,他很刻苦;念佛,他也非常精进;功夫,更不用讲了;德行,更加不用讲了。结果他就这么死去了。一个出家人,修行修一辈子,最后还是在床上度过了好几个月才走。我当时很震撼,我在想我的生死该怎么办,该如何了。所以,我们在山上一定要反省,每天都要反省、观察自己的五戒十善,起心动念。我们可以先观察自己,就会发现大部分的起心动念都在十恶里面,然后不要一下子用“无所住”、“如如不动”把妄念给拍死,这样的石头压草没有用的。这仅是我个人的体会。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添加本人微信号:88624948,备注:简书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