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夏的雨,来得有点突然,却让人由衷欣喜。上一场雨是五月二号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之前的两天顶着灼热的太阳在各个景点转悠了两天了,最后一天的一场雨,把我困在家里,意外地收获到一种真正属于假期的休闲与惬意。停下来歇歇脚,什么都不做,和很久不见的朋友用家乡话聊聊天,一晃便是一整天。
昨天晚上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越来越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喜欢北京的下雨天,主要的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北京的雨太稀少了,空气干燥而肮脏,一场大雨之后,感觉真个世界都被雨清晰过了,没有了“卷起杨花似雪花”的杨花,也没了“满城风絮”的柳絮了,空气质量指数也从重度污染变成优,天空是澄澈的蓝,间有几朵形状各异的云,初夏的阳光也已开始灼烈,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这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真的来了,又是一年夏天。
来北京已有十个月了,去年的七月中旬到现在的五月中旬,从盛夏到秋季到冬天再到来年的春天和初夏,北京的一年四季已经基本感受了一个遍,最喜欢的季节还是是秋天,北京的秋,从很久以前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时候就已经深深着迷,他所描述的那一种高远、空廓的不同于南国的秋的感觉,正是我所深深热爱的北京的秋天。每次看到一树金黄的银杏静静地驻立在高远的蓝天之下,都会觉得被这样一种纯粹的金黄色彩所打动。从高中阶段起,银杏便是我最爱的树,记得那时候校园有几棵年代久远的银杏,已然长得很粗壮了,却并不会结银杏果,所以至今也没有见过白果。喜欢银杏金黄叶子的形状,每年总会捡起几片形状美好的,夹在书里当做书签,可总是不能保存长久,时间慢慢蒸发掉它的水分,慢慢干枯易碎,最终碎成黄色的粉末,飘散四去。
回忆拉回,同样喜欢的北京的季节是暮春时节,很多喜欢的花都开得热烈,尤其樱花和海棠,并没有走很远专门去赏樱花,只玉渊潭就让人觉得惊喜,去的时候晚樱合着海棠正在枝头春意闹着,真正让人觉得生命的力量还有美好的易逝,花期短得让人觉得美好的事物是多么的脆弱和容易消逝,只能加倍珍惜,加倍用各种方式把这美好珍藏起来,有人用画笔,大多数人用手机记录来这些灿烂。很多人因为对杨花柳絮过敏而对北京春天诸多抱怨,很庆幸我没有过敏症状,所以我看到满城风絮,虽然没有等到梅子黄时的雨,但因为每每看到就会移情到东坡先生在遥远海南的那种“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的旷达。
再就是北京的多雨时节的夏天了,每年的夏天的那种火热都给我一种生命的热烈感,虽然人在炎热中容易懒洋洋,但在大多数时候都有空调的前提下,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最为重要的是夏季是我喜欢的荷花和向日葵的开花期,哦,还有很常见的夏夜散步可以不经意就嗅到的玉簪花的香气,这都是北京夏天的符号,还有它可以让我们安心期待一场大雨洗净雾霾重现清新,这一切都让天性乐观的人们只看到只记得只念得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