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20出头的时候就如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无论怎样都会因为青春的加持而绚丽的盛开着,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30+、40+的时候大部分的女人会因为生活的琐碎和婚姻的一地鸡毛就像被吸血鬼抽干血一样整个人都没有了光彩。
但还有一小部分女人不论经历了什么最后她们都活出了绚丽的自己。
1.不要被别人口中的你绑架了自己
年前上映了一部电影《爱情神话》,其中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
蓓蓓对着格格瑞亚说“你有没有孩子啊?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生过孩子人生是不完整的”说着这话的时候,蓓蓓脸上得意洋洋的。
然后格格瑞亚一脸无所谓的:“骗鬼的呀,这种话我也能编,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甩过100个男人人生是不完整的。”
李小姐接着说:“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挣过 100万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格格瑞亚:“一个女人,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李小姐:“一个女人一辈子没有浪迹过天涯是不完整的。”
最后蓓蓓一脸落寞没有再吭气,像是自己的小伎俩被人看穿了。
这段对话,一下把我的思绪从电影拉回到现实中。似乎女性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绑架,只能活在别人的口中。
小时候要乖要听话,学业结束后最好是留在父母身边才会生活的幸福,结婚生子以后要做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媳妇。这么多可以做好的社会角色里面,却不允许单纯的只做自己。
别人说的话只是对方自己内心的投射,如果按着别人说的去做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就比如30+的女性如果还没有结婚父母就会经常说:“等你老了怎么办,都没有人可以照顾你。”又或者“你都这么大年龄还不结婚以后性格会变的古怪的。”这个时候如果听从父母的话,在没有想清自己到底要不要在这个阶段结婚,包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婚姻就盲目的结了婚。但婚后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你自己来承担一切,并不是你的父母。
2.独立是唯一的出路
上班时,办公室里未婚待嫁的女同事经常会一脸羡慕感慨:“我的一个朋友XXX,咋年纪轻轻就嫁了个有钱人,现在生活过的衣食无忧。”似乎嫁给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男人就能把自己的余生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殊不知在依赖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我的一个朋友小A就特别依赖他人,没结婚前是朋友结婚后是她的先生,那阵她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我先问下我老公”。
哪怕是买什么颜色衣服还是要教什么样的朋友都会问自己的先生的意见。
我感觉她真的是把她自己完全托付给她的先生。
一个成年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但同时还负担起伴侣的人生,我想谁也承担不起。后来大概两年他们离婚了。
离婚后的小A曾低迷的一段时间,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这段婚姻,然后她开始努力工作,遇到问题时会自己先思考分析并试着去解决,慢慢的生活重新走向了正轨。
最近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跟我说,我一直以为婚后对方把我像公主一样宠着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吧,但谁想我其实就是温水煮蛙迷失了自己,到最后自己就像是傀儡一样,他想让我笑就笑,他想让我哭就哭。现在我真的很安心,哪怕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是错的,至少第二次遇见同样的问题我知道该怎么办。
小A说离婚前的那段时间也是因为有工作有收入才让她在无路可退当时还是可以有选择。
关于小A和她的婚姻让我想起《基层女性》一书中作者王慧玲曾写到“独立生活是走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第一步,你必须独自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格会以令人惊喜的速度成长。绝大部分成年人的悲剧,归根结底就是生活、经济、精神不独立造成的。”
3.真正的跳出性别的怪圈
最近电视剧《我们的婚姻》又掀起一场评价风波,很多人都在吐槽沈慧星这个角色。我觉得有趣的点,不是在于沈慧星这个角色怎么样而且吐槽的人群基本都是女性。
从这个小小的现象上可以看出来,有的时候从性别上捆绑你的不止是异性甚至同性也会。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停留在某种标准的刻板印象里,比如男主内女主外;女人像水一样温柔,男人要像钢铁侠一样刚;甚至就连我家才4岁的儿子都会认为只要头发稍微长一点就不是男生了。
你如果较真问,这是谁规定的?!所有你周围的人都会告诉你,“不知道诶,但大家都这么说”
所以女人可以养家,男人可以在家做全职爸爸,只要两个人能分工合作并认可对方的付出就行。女人可以留短发练的满身肌肉,男人可以留长发和化妆,这也只是个人的穿搭和喜好而已。
在心理学上就说了,不管男女,一个完整的人格里面是同时住着男人和女人的就像太极图,是阴阳平衡的。
最后祝每个人都可以雌雄同体找到自己人生赛道,人生很短暂,好好去体验,如果想要变富有就努力去挣钱,如果想要变漂亮,就去学化妆或去运动,如果没想好,就慢慢地想。反正想好就去做去尝试,别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