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断扩大的“狗儿猫女”队伍,朱天衣住到了山上,进而就有了这本书,真是一本惬意的让人向往的书啊,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潜藏着陶渊明式的归隐桃花源的意识,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悠悠然遗世独立,尘世间的烦扰都抛却掉。
所以,当看到山居、乡居、种田这样的事情时,总免不了艳羡一番,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如此洒脱,但现实点的人马上将这美梦打醒:山居不易,维生更难,想想就好,赶紧赚钱。连梦,都不想让人做了,因那不切实际的梦没有什么意义。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发发痴的。
满心欢喜地看着那些动物不同的性情,看着朱天衣与它们嬉戏玩耍斗嘴吵闹,看着它们在广阔的院子里和山间晒暖、休憩,自己也完全地沉醉在山林溪流的沁人绿意里,贪婪地想要呼吸一口那净爽的空气。台湾的气候下,植物的生长都是葱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树草木和果蔬,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尽的青绿。
每一个动物都起的有名字,猫狗鸡鹅龟鱼鹦鹉鸽子蛇,几十口“人”热闹极了,喧喧腾腾的,一到喂食的时候就乱了套,一到有“外人”入侵时就鸡飞狗跳,沉寂的山林间有了它们,真是活泼。我想起《万物有灵且美》里那些通人性的有趣的动物们,爱动物的人,是能辨别出每一个动物的不同之处的,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灵魂。
因为从小深爱鱼儿,朱天衣从不吃淡水鱼,她也念念叨叨每一种养得有感情的动物,当它们的同类成为美食时,也不太能下得去口,她说知道自己这是妇人之仁,可能有一天还是会茹素。其实说妇人之仁有点“小器”,不想吃肉,是因心中有不忍,不想让它们活泼自在的生命在恐惧中因了人的口腹之欲而葬送。朱天衣将小昆虫都看做是跟自己平等的生灵,谁又愿无端地戕害一个生命平等的动物呢?
听风观月、临溪濯足的山居生活就像能净化人的身心,只是想一想,心就沉静下来了,朱天衣的朋友们常到她家去,也常感叹想要这样的生活,但朱天衣在最后一篇正文里告诉朋友们,也清楚地告诉每一个想要如此生活的人所要面对的事实:必不能以度假的心去对待山居,因为杂草生长的速度太快,每天都需要用繁重的劳动去清理荒秽,一个人独居实在风险太大,老人独居更危险,而夫妻两个想要共同山居生活,必得两个人都真心地爱那孤寂和重体力劳动,不然,有一个人厌烦,那就是噩梦。
光喜欢是不够的,那些喜欢到买了地盖了房的人,并不能全心全意地生活在其中,日子久了,房屋土地全都荒芜了,只好再将地卖掉,大部分人如果能实现山居梦,大概也是这样的结局吧。喜欢不够,必须深爱。
本书最后附录的那篇短文,更是让人心惊,朱天衣门前小溪里的鱼族被人悉数毒死,而那人还是惯犯,只因这样的罪责惩罚太轻,罚点钱就没事了,但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没人看得到,而被毒死的鱼不定会出现在哪家的餐桌上。山居村邻们自发组成护溪队保护溪流,还要慢慢恢复小溪的生态。此情此景,对比前文里溪林的繁茂生机,实在是痛心。
山居的梦,还是遥远的,林木在消失,山区被开发,生态急遽恶化,桩桩件件都是沉重的,当人们意识到这梦一点都不美的时候,不是太可悲了吗?毁掉它的,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