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会计培训班的推荐书目之一,题目看起来没有那么枯燥,恰好当当网又打折,就买回来了。原本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鸡汤书或者励志书,不会有太大新意。说实话,很多人就是越活越自以为是,包括我自己。总以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多了,社会经验人生经验日渐丰富,已经“而立”或者“不惑”了,用不着别人教这些道理。“我什么道理都懂,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看着别人的成功,也总是觉得别人是天资聪颖,或者比自己更努力一些,或者只是因为上天眷顾运气好。可刚翻开这本书时,连续14页的赞誉之辞把我惊住了。这些赞誉之辞来自惠普、联想、微软、福布斯媒体等国际知名公司的高管,奥运冠军菲尔普斯、NBA退役球员卡尔·马龙、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参议员、退役海军上将、知名作家等各界人士,还有《财富》、《今日美国》等知名刊物,并且他们丝毫不吝赞美之词,不像其他一些书上那些“皮笑肉不笑”的推荐。这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多好。于是,我用两周时间,将这本书通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将给我今后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内容概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烦恼束缚。比如,我们对未来感到恐惧,对一切未知感到恐惧,因此我们倾向于零风险生活,逃避与他人的互相依赖和合作;我们想要的太多又太急切,总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成功,但是又没有做必要的投入和准备以保证持久的不断上升的成功;工作中有太多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我们只好不断谴责周围的人和事,变得越来越无助,习惯了听天由命;我们陷在一些琐碎的事务中不能自拔,为了工作放弃了健康、家庭等重要的事,越累月找不到心灵的平和宁静,等等。这些烦恼和无助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找到那些左右成功的原则,而挖掘这些原则必须靠我们自己。用美国作家弗格森的话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打开“改变之门”,只能靠我们自己。而打开“改变之门”的方法,就是培养书中所讲的7个习惯。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思维方式与原则”相当于导论,主要介绍了品德、思维方式、原则、效能、习惯等贯穿全书的核心概念,使读者理解为什么要培养7个习惯,意义在哪里,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等等,为整本书打下理论基础。
思维方式是行为与态度的源头,它就好像我们看世界时戴的一面透镜,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所以,我们要想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必须抓住“思维方式”这个根基,努力打破旧思维、旧模式,实现思维方式转换。关于成功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品德成功论,强调通过循序渐进地培养优秀品格来获得成功,一种是时下流行的“个人魅力论”,认为成功取决于社会形象、人际关系等技巧。相比之下,品德成功论可以带来持久的、经得起考验的成功,个人魅力论就好像用“阿司匹林”和“创可贴”缓解痛苦,华而不实,经不起时间检验。而树立以品德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原则为中心,原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是以“主观的事实”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的根基。要想让自己变得成功,就要坚持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改造自己,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效能,是指产出与产能平衡。作者用伊索寓言中鹅生金蛋的故事形容产出与产能的关系。要想多下金蛋(产出),必须注重维护鹅下金蛋的能力(产能)。七个习惯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效能。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讲的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人需要培养的三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一个人,如果无论外界因素有利还是不利,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一切,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认真确定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并始终以此为行动的指南,具备独立意志,将所有与实现终极使命有关的事放在第一位,那么他就取得了个人领域的成功。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我们经常会用“巴甫洛夫的狗”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狗根据外界刺激直接做出回应,而人从刺激到回应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人类特有的“选择的自由”。所以,我们对外界刺激有什么样的回应,取决于在这段距离中我们做了怎样的选择。积极主动的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回应方式,努力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具备积极性和责任感,因而理智不冲动,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和其他人的影响。消极被动的人则被动接受刺激,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积极主动的人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影响圈”,即在所有关注的问题中自己有能力掌控的那部分,并努力扩大它,消极被动的人则专注于“关注圈”,紧盯着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怨天尤人,导致“影响圈”越来越小。积极主动的人做出承诺,信守诺言,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这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因此,获得个人的成功,首先要培养的是积极主动的习惯,做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有能力做“创造者”后,方向更加重要。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再拼命努力也只是加快了失败的步伐。所以我们在头脑中要时刻清醒地牢记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务之急是什么,然后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这就是“以终为始”。它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由两次创造而成”,第一次创造是在头脑中确定目标,即创造思想,第二次创造是付诸行动,即创造行为,二者好比领导与管理。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所以领导先于管理,重于管理。“自我领导”便是“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以终为始”的“终”如何确定呢?就是思考人生目标,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审视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与使命宣言的关系,建立起以原则为中心的有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生活。
习惯三:要是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确定了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后,还必须要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来使生活与设想一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这需要有独立意志,即愿意为自己所不愿为之事,能够做到在特定时刻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价值观,不屈服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时刻“以终为始”。但我们的日常事务如此繁多,怎样才能确保“以终为始”呢?就是坚持“要事第一”。我们的日常事务可以划分为四个象限:Ⅰ重要且紧急、Ⅱ重要但不紧急、Ⅲ紧急但不重要、Ⅳ既不重要也不紧急。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还会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事务来减少第一象限事务的数量。也就是说,高效能人士不会在各种具体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他们能够平衡产出与产能的关系,将时间精力集中在第二象限即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务上,努力提高自己的“产能”。自我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是“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通过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的步骤安排日程,将人际关系和结果放在第一位,将时间放在第二位,从而建立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提高安排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要事为先,言出必行。
第三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则主要讲一个具备了独立意志的成功的个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合作者,即从独立到互赖,需要培养的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群体关系的互赖以个人真正的独立为先决条件,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在言行,而在本性。要想获得持久的关系,需要不断的对人际间的情感账户进行投资储蓄,通过建立双赢思维、培养移情聆听的能力、运用统合综效的方法,来实现人际关系和团队的1+1>2。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人际交往主要有六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大多数人从小浸染在赢/输模式中,父母拿自己跟别的孩子比较,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竞争,运动比赛必须分出胜负,法律把人区别为敌对双方。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双赢,就一定两败俱伤。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若,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当你培育自己的双赢心态的时候,你将发现人际关系变得更容易了。双赢思维包括五个要领: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协议、双赢体系即双赢过程。双赢品德有三个特征:诚信(即习惯一、二、三养成的品德)、成熟(即善解人意和敢作敢为的平衡)、知足(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双赢关系即情感账户,储蓄充足的情况下,双方可以专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立场。双赢协议明确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和奖惩制度,将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双赢体系为双赢协议创造有利环境,双赢过程是实现双赢结果的途径。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聆听的原则
与人沟通时,我们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我们总是喜欢匆忙下结论,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但你真的听懂了吗?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移情聆听是以理解为目的,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但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时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所以习惯一二三是基础,帮你保持核心不变,即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平和有力地应对坚实内心之外的脆弱。当用心聆听时,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感知有了天壤之别。因此,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沟通的最高层次,也是前五个习惯的整体表现与真正考验。它的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敞开胸怀,博采众议。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统合综效意味着1+1=8或16,甚至1600。源自高信任度的统合综效能带来比原来更好的解决方案。即便不能统合综效,也可以在相互信任中寻找第三条道路,以习惯四(双赢)为目标,以习惯五(知彼解己)为技巧,以习惯六(统合综效)为交往方式应对阻力,促成阻力向动力的转化。
第四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是全书的思想升华,阐述了第七个习惯,并再次强调了由内而外改造自己的核心原则和意义。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只能说具备了产能。若要保持产出和产能的平衡,还需要通过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来维护个人产能。自我提升和完善分为身体层面、精神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情感层面四个层面,前三个层面与习惯一、二、三密切相关,围绕个人愿景、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的原则,第四个层面的重点则是习惯四、五、六,围绕着人际领导、移情交流和创造性合作的原则。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七个习惯的统合综效表现为: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象限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和六);越是在培养独立性的习惯方面加以改进(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以来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自我更新和提升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由此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
在附录中,作者用《第四代时间管理:办公室的一天》来帮助读者了解以第二象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企业环境中有哪些实际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操作指南;还详细列出了以配偶、家庭、金钱、工作等不同事物为生活中心的人对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看法,帮助读者找准自己的定位,反思自己的做法,为下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最后便是处理挑战/机遇问题的索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快速找到对应的解决之道。如此一来,可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了。
二、几点感悟
一开始,作者就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强调,7个习惯并不是他创造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存在的自然法则,他只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通过梳理分析,为人所用。读过书之后,感觉这并不是作者的自谦,而是事实如此。你会发现,他所试图给你灌输的理论是你已经知道或了解的,是平时经常会在书上或网上看到的,并不新鲜。比如,培养7个习惯,实现从个人领域到公众领域的成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哲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若要使天下太平,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通过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努力培养诚信的品格,断恶修善。而这个实现的过程,恰好与7个习惯的培养过程相契合。习惯一二三帮助人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其实就是“修身”的过程,习惯四五六帮助人取得公众领域的成功,与“齐家治国”异曲同工,习惯七教人不断更新,实现螺旋式上升,无非就是将自身的优秀品格进一步提升层次,而“平天下”不也正是“齐家治国”的最高级形式吗?
即使作者的理论都让你似曾相识,你还是会由衷佩服作者的强大。因为他的“梳理分析”做的实在太好了,把我们平时碎片式的励志理念以7个习惯的形式串连起来,并且语言通俗易懂,总是通过生活或工作中的真实事例来阐述每一个习惯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这样既容易入心入脑,又便于付诸实践。你会有种直觉,今后你不需要再去看什么“如何扩大自己的格局”、“如何增进人际关系”、“如何维持婚姻的美好”等等的文章了,也不需要通过多次的失败教训才总结出这些法则了,你只需要按照作者的指引,逐步培养自己的7个习惯,人生大部分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这本书不止是理论讲解,还有实践指导,值得反复阅读,随时参考。
在阅读的过程,我也在不断地对照反思自己,在自我修养、婚姻、亲子、对外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1.自我修养方面
我们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时,总是感慨,“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在网络媒体看一些评论,发现同一件事真的可以有多种角度,有些你认为明显是错的,可其他人不一定这么认为。比如,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婆婆对儿媳妇在婆家啥都不干整日躺床上翘着二郎腿玩手机颇有不满,我就发表了一条评论,大意是说儿媳这种行为是很没有礼貌的,就算自己一个人,也不应该整日这样懒散。然后就有人说我是杠精,说在自己娘家被宠着凭啥到婆家要干活。还有人说自己就是被婆婆伤了心所以再也不干了,你越不满,我就越啥也不干。也许我没有表达清楚,让二人误认为我说的儿媳就是应该干活。但第一个观点让我觉得不可理喻,第二个观点倒是提醒我经历不同看法就不同,我的评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思维方式又是价值观的体现。当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想法或做法时,其实就是与别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但是价值观有对错之分,有优劣之分,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未必正确,因此,保证自己的价值观正确至关重要。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要树立诚信、谦虚、忠诚、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等优秀品德。在这方面,我认为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能够做到诚实待人,不弄虚作假,谦虚谨慎,不狂妄自大,志虑忠纯,不虚与委蛇。正因如此,我对自己养成这7个习惯充满信心,因为我的根基是正的。
但是我仍然有太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我总是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归咎于家庭和工作环境,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而是“我怎么这么倒霉”,事情未达到预期时怨怼各种外界因素,制定了很多目标却没有毅力坚持。总感觉自己情商低,人际关系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不喜欢竞争,有些事不相信别人能做好,不得不亲力亲为。越来越相信命运的安排,而不是创造自己的命运。…………太多了。读过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我做事不够积极主动,陷于既定事实中无法自拔,因此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我完成人生终极使命的决心不够坚定,所以制定了目标总是坚持不下去。停留在原始的时间管理方法上,拎不清什么才是“人生要事”,所以生活并不充实,没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善解人意有余,敢作敢为不足,所以总是在“输/赢模式”中徘徊。
我暗自对比了一下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发现他们真的具备7个习惯中的大部或全部。比如我的导师,她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对工作生活非常积极主动,遇到困难立刻想解决办法,从不关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因素;每天记日记,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见解、心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日复一日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具备双赢思维,要好大家一起好,凡事力求皆大欢喜;移情聆听能力超强,总能快速准确抓住对方问题所在并给出中肯建议;善于授权,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集中力量完成目标;……这使得她成为一个智慧的女人,优秀的母亲和妻子,成功的导师。回忆在学校的两年半,受导师指点颇多,那是过去人生中进步最大的两年半。
现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了。就以导师为榜样,以7个习惯为指引,培养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2.婚姻
虽然作者的学生大都是企业高管,但他所讲的内容可不是仅适用于职场,婚姻中的很多问题同样可以参照7个习惯来解决。书中也列举了很多作者与他太太之间的事例,让我联想到现实中婚姻的很多问题。
很多人在最初选择配偶的时候,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以致完全选错了配偶,生活各种不如意。假如在婚前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人,就会目标坚定明确,避免进入错误的“围城”。
很多夫妻婚后矛盾不断,且总是相互指责,要么消磨了感情以致两败俱伤,要么好聚好散不能从一而终。假如一开始就入了错误的“围城”,那好聚好散也不失为最佳止损方式,至少可以吃一堑长一智,让后面的人生更有价值。但大多数夫妻都是经历过甜蜜期甚至一起吃过苦的,一出现问题就想“止损”,无异于消极逃避,遇到问题首先还是应该积极想解决办法,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从一而终。那么按照本书的指引,第一,两个人都要积极面对问题,先找自身原因,解决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而不要去一味地怨怼,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更是错上加错。第二,要注重情感账户投资。夫妻二人一定要有移情聆听的能力和意愿,多谈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信守承诺,勇于致歉,共同进步,以此增加情感账户储蓄,这样在有争议的时候才可以集中精力于问题本身,就事论事,而不是翻旧账,甚至人身攻击。第三,秉持双赢思维和统合综效理念。“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输/赢模式和赢/输模式都不是理想之选,如果情感账户的信用储蓄足够充足,也就是对对方信任度很高,那么问题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让双方都满意。如果实在没有,也要积极寻找第三条道路,这种方法产生的协同效应可能让双方都大吃一惊。
3.亲子
本书作者曾获得全美父亲组织的“最佳父亲奖”,他将此看成是他此生最有意义的奖项。书中同样有很多他与子女之间的事例,用于说明他的理论,也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优秀的,但人无完人,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是缺陷。父母总说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很多时候,父母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自己的孩子在公众场合哭闹不止,或者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让你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对他加以训斥,丝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也不管孩子是否有难言之隐,你还自以为是在严加管教,是出于爱孩子,这个时候,你敢说没有自己的自尊心在作祟?平时不与孩子做心与心的交流,不关注孩子的内心,在孩子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我们却动用作为父母的特权让他顺从我们,甚至替他决定,自认为是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那这种爱还是无条件的吗?我认为,无条件的爱必须建立在“不求回报”的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当然,如果用对了方法,即便不求回报,回报也是绝对丰厚的。
在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生出子女是生物界生命延续的结果,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虽不算“恩”,但却有“爱”,“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这种爱,“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于指导”,“第三,便是解放”。如此,父母之于子女,是责任而不是权利,使这生命继续的责任,教这生命发展的责任。
建立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上,我们就可以用更理性的“透镜”去看待我们和子女的关系,制定我们的使命宣言,并始终以使命宣言指导我们对子女的言行。我们将子女看做平等的个体,孩子表现不好,我们先反思我们自己的言行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像要求孩子那样要求自己了;反思教育方式存在什么问题;反思是不是出于“无条件的爱”去聆听孩子的内心了。
4.对外人际交往
群体中的互赖关系都可称之为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内部关系,比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但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还是在家庭外部。对外人际交往一直是我的弱点,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我的好友很少,一些谈得来的朋友,或者相处时关系很好的朋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了,然后就不联系了。高中时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同伴,我们那时经常会用写信的方式交流心情,平时也是无话不说。但上了大学以后,联系就少了,工作以后更是没了联系。后来,因我十分怀念这份情谊,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主动给她发个信息,提出见个面,一起坐坐。刚开始她也没有拒绝,我们在咖啡厅聊一聊双方的近况。不知怎的,后来我再发信息就没有回应了,像是突然之间变成了仇人。这只是我众多“朋友失联”中的一个,其余虽没有如此严重,但也是没有双方都没有交流的欲望,有时不痛不痒聊几句就不了了之,有的在通讯录躺了好多年也没说过话。
也不是没有反思过。我感觉我不知道该怎么与人相处,其实很希望有个无话不说的朋友,但有时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会觉得不耐烦,以致变得畏首畏尾,不愿主动联系。奇怪的是也较少有人主动联系我。后来,我想到自己这些年并没有致力于提升自身价值,大概在别人眼里我已经变得没有交往价值了,这可能也是别人没有主动联系我的原因。长此以往,我似乎变得越来越内向,疫情期间我宅在家里两个多月,竟然没有觉得闷。平时孩子下楼晒太阳,我也不愿去,因为我不想跟楼下的邻居们交谈,或者说不知道该怎样交谈。
作者说,速战速决是不切实际的,建立和维护关系都需要时间。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储蓄。所谓的储蓄,就是往情感账户投资。作者还提到,“很多人都倾向于主观臆断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觉得在自己身上适用的感情投资,一定也适用于他人,一旦发现结果并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就会觉得自己一片好意成了空,变得心灰意冷起来”。“很多期望都是含蓄的,从来没有明白地说出来过,但是人们却想当然得认为这些事是心照不宣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期望,人们就会变得感情用事,原本简单的小误会也会变得很复杂”。
未完待续,需要想想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