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在英国居住多年的朋友,今年圣诞节发了个朋友圈,她是这样表达的:“又是一年圣诞节,慢慢开始喜欢上这个有爱,温暖,祥和,家人团聚的西方节日。祝所有家人朋友圣诞快乐[爱心]。我看后触动了我的神经,紧跟着开始了我们的对话:我说:“节日团聚,聚的是人心。互送礼物,送的是关怀。相互祝福,祝的是幸福”。她回复:“每个细节都很用心,自己感到惭愧。虽然家人都不太介意”。我又说:“家人的用心也是对你的回报,因为你把孩子养育的很优秀。各尽其责,相互感恩,幸福其中”。她又回复:“跟春节一样。老两口早早就准备各种圣诞食物,细心为每个人挑选礼物。一年年看着他们老去。中西文化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妈妈在家里就多了很多温暖的氛围。全家的灵魂。特别是这种传统的节日”。善良的人在生活中总能感受到别人的恩惠在哪儿,并且会怀着感恩的心去与人相处。
对待节日的感悟人与人之间确是有着天壤之别。当今大多国人是在看别人给他送了多少礼物,请吃什么样的酒席,礼物少了说送礼的抠门,酒席标准低了就说请客的瞧不起他。不知感恩的人处处皆是。社会的大环境被追逐金钱利益所污染,多数人麻木到不知恩在哪里,更别说感恩了。
我坚持主办圣诞节晚宴已有一十五个年头啦,每年的今天晚上都是约上五.六个家庭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圣诞老人的工作自然是由我来完成了,到场的男女老幼每人一份圣诞礼物。孩子们高高兴兴,大人们畅所欲言,多次都是到酒店打烊才散伙。今年因提前回家过年没有操办酒宴,但是我在临行前把准备好的圣诞礼物提前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我觉得心安理得,可是我不知道往年参加过聚餐和今年收到圣诞礼物的人们是怎么认为的?!
今天早上我发朋友圈祝“大家圣诞节快乐”。一天过去了,以上所提到的人没有一个回复“快乐”,或发朋友圈公告“圣诞节快乐”的,是“人走茶凉”还是“没操办晚宴我錯了”,百思不得其解。当今的人真的是不知感恩吗?还是内涵过度不善于表达?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每年为筹备圣诞节晚宴都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就拿准备礼物这一件事来说就挺不容易的,礼物还要分孩子的;女人的;男人的,当地没有的,实用的,新奇的,每年还要不重样,真的挺难的。但是就这样我也坚持了15年。只要条件允许我还会继续坚持,我认为聚的不是一顿餐,聚的是人心;发的不是一份礼物,发的是关怀。
最后我想今天的状况可能是大家都在响应“不过洋节”的号召。稀里糊涂走过2019年12月25号,但愿别迷糊过度,希望早日清醒迎接鼠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