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鉴赏:此诗为怀古伤今的佳作。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荆襄时,常于此把酒咏诗。有一次,他对同游者感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以纪念羊祜生前为此地所作的贡献。诗人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已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变迁,小至一家兴衰,人们的痛苦离合,爱恨情仇,世事是在不断变化的,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光阴易逝,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看似毫无缘由,实为引出诗人的浩瀚心事。
领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照应“古”字,“我辈复登临” 对应“今”字。诗人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山望远。
颈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水落”后鱼梁洲渐渐露出水面,故以此形容。“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诗人登山远眺,所见是水浅石出,荒凉无物,一片萧条景象。诗人提炼出最富有代表性的景物,不仅点明当时是严冬季节,又暗示了诗人心情的伤感。
尾联一个“尚”字,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思想。羊祜所在的时代已是四百余年以前了,他因为政绩突出,得到百姓爱戴,更有人为其树碑立传;而诗人此时是布衣,难以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死后更不眠湮没于历史之中,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