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公司的格子间里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们,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这是喵叔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真是细思极恐啊!
仔细想想,很多普通家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后,真的并没有脱离原本的阶级,只是换了一种劳动的方式继续做着普通人。他们接受教育,并且努力工作,依旧无法致富,上升一个阶层!自嘲为“新穷人”,特征为:高学历低收入、高消费低存款人群。
那到底有没有人能够完成逆袭,破除“阶级固化”这个魔咒呢?
一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导的调查给了我们答案,它总共记录了790个孩子的成长生活,最后的研究结论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残忍:
就整体阶层流动而言,“实验”儿童中50%的孩子,依旧与父母的处于同一社会阶层。即没有实现阶层的超越或下滑。穷者的后代依然贫穷,富者的子女仍旧富足。
只有33位出身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实现了底层逆袭,在二十多岁时步入了高收入群体。而那些家庭本来就比较富裕的孩子,只有19位在成年后掉入了贫困阶层。
在总计790位用户的调查中,仅有33位突破了固有阶层,实现了“逆袭”。原来“自以为生活已经优于父母,不过一场误会而已。”
那么那些突破了父母的阶层,完成逆袭的人,是如何跳出命运的藩篱,成为黑马的?
我们都想实现逆袭,达到更高阶层,有没有适用于我们普通家庭的黄金培养定律?
可能有吧,但喵叔并没有找到,但以下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贫穷为什么在大部分人身上被“遗传”了?
1、与父母的培养策略有关
贫穷家庭,在业余时间并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这些孩子唯一学习的地方在学校,他们的时间几乎用在为生计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成长;
而相对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寒暑假都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他们的父母也会有意识的安排孩子玩耍时间和学习时间,有计划地让孩子朝着目标成长。
常年累月,这两种不同的策略自然造成了不同的效果,他们的学习技能、情绪管理、社交能力等各方面就这样拉开差距了。
而这种培养策略才是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的,很多时候,他们无法意识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培养方式,而并不是孩子努不努力。
2、父母与孩子的亲密程度和家庭收入有关!
下面是一项更重要的研究发现: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亲密程度,与他们的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
上文提到的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家庭的亲子关系疏离,因为父母疲于维持生计,无暇与孩子沟通交流。而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尽管这些家长工作也忙,但他们依然会倾听孩子声音。
不同的亲子交流方式,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团队协作能力。那些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内心有很多孤独,容易被边缘化。
这个社交社会,孤独的性格使得他们的成长之路异常艰难。
3、无论贫富,压力才是成长之路的绊脚石!
家庭贫困的孩子,就一定比富家子弟更笨能力更差吗?并没有那么简单,决定孩子智商和能力的其实是压力。
科学证明:贫困家庭中弥漫着压力,比如糟糕的居住环境、与父母长期分离,以及暴力风险等,这些会使大脑产生神经毒素,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
我们知道,要想孩子得到好的发展,必须由父母给予他正确有效的认知,且情感上的温暖和关怀。而钱可以给予安全感,也可以买到孩子成长学习需要的物质。
但是,钱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父母的行为和思维才是。
“贫穷影响孩子大脑”这个结论,只有在“父母学历低导致贫穷,而贫穷带来生活压力”,以及”父母高学历带来高收入,富足家庭生活压力小“的假设下,才是成立的。
结语
所以喵叔今天想要讲的是,影响孩子大脑发展能力的,更重要的是贫穷背后时刻紧逼家庭的压力。
父母收入低、学历低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影响,但如果孩子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占据了大脑的“带宽”,就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发展。这一影响,即使在高收入家庭,也适用。
很大程度上,拖住一个人致富的脚步,不是家庭的财力,而是家庭的压力。但很多时候这个压力又来自于没有财力。这就需要聪明的父母在生活中如何巧妙化解了。
那么普通家庭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财富管理呢,这又是另一个命题了,喵叔曾经在《还不知道吧,每月存款1000,这样理财收益能达到50%!》、《难以置信!把每月工资分成5份,竟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等文章中,给了一些家庭财产管理的建议,同时也欢迎大家和喵叔聊一聊。
我是喵叔,热衷理财,从月薪2000到月入上万,理财让我变得积极向上,人生道路也因此更加宽广。我会在【票票喵】这个平台每天与大家分享理财知识和热点资讯,在这儿不说你可以立刻发什么财,但在至少可以有些收获以及规避一些理财陷阱,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