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6凌晨4点零4分我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好怕他(指儿子)烧糊涂了,问他:我是谁,旁边的(奶奶)是谁,家里还有谁,都说出来了,并配上一条儿子额头上贴一张退热贴的照片。也是在这一刻,我跟婆婆商量要不要带他去市人民医院检查一下情况,这样也更安心。所以婆婆就让公公打电话辞掉第二天的订货,不去做生意了。让他陪我们母子去医院等到天亮后。
天亮后,还没到六点,早起的女儿叫我,我一看时间赶紧坐起来尽管晚上并未睡好。但是想着要去医院还是迅速梳洗和换衣服,差不多六点半我们就出发去新房子先拿儿子的医疗卡,就想到勾匆赶去却没找到,回忆起放在我经常装书的袋子里,却又在老家,就赶紧打电话让婆婆找找看,幸而找到了,就让她带女儿把卡送到加油站与我们会合便于节省去医院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三个也往回骑。在7:20会面拿上卡就直奔医院,8:02到达医院门口,8:12取到挂号票了。
值得说说挂号时温情的一刻,挂号时那个工作人员问我挂专家号还是普通号,我说专家号,她就问我有没有认识或熟悉的专家,我说有,但是名字忘记了。她就给我报名字让我选,给我报了吴医生,听着熟悉又陌生,似是而非确定不了,又给我报林医生,我说好像是林医生,但不确定,最后,我让她随便给我挂一个医生的,最终叫号看到本人才知道我选错了。不过好在最后看到了病,不管哪个专家。
首先开了个手指末梢采血检验血细胞分析和超敏C及应蛋白。报告也在半小时内出来了。我看到超敏(反应蛋白的结果(116.7)就知道这个结果必然意味着住院是铁打的事实了,因为超过正常值(小于10) 11倍多,可见炎症之高了。但我总不愿意相信这种事实,就算拿到了医生开的住院单我还在迟疑要不要走向住院部。所以就在去住院部途中的回廊中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甚至给一个朋友发了信息和打电话,想听听他的建议。发完信息和打完电话我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很愚蠢:孩子是我的,我该为他选择并承担一切看护责任,别人的建议(尽管没给)也只是一个参考。我也知道他不给的深层考虑。所以在10分钟内,我含着泪哭着安抚想回家不想打针住院的儿子,可能是被我的情绪感染,也可能是他出于从小对我的爱,最后儿子答应住院,并问我要住几天,我说不咳嗽,不发烧,病好了我们就回爷爷家。随后就到窗口交押金和做院前的一系列检查和登记了。
最后是正式前往7楼住院部的普儿科了。这里正式办理各种住院手续了。护士登记→医生住院的资料录入→安排床位→做心电图和抽血化验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至此,公公也着急着要回家了,因为家里也有很多农事等着他。
等我们到了21床临时床位后,我就放下东西,带着儿子去5楼饭堂打饭菜吃。放眼望去,只有三个菜没有辣椒。根据他的喜好打了两个菜,正吃了几分钟,就接到护士站护士打来的电话,让我们回去做皮试打针并做心电图。于是我们又把饭盒,菜盒盖上,重新拿两双一次性筷子匆匆返回7楼21床。饭暂时放一边了配合着做相关测试和检查。
一切都弄好,我就先喂儿子吃还没有吃完的饭菜。估计这几天被烧咳过度了,胃口完全不在线,吃了不多口就说不想吃了,我说好,你不吃就躺下睡觉,妈妈吃剩下的饭菜,实际上最后也没有吃完。
上午两瓶点滴打完也到了下午,打完后我跟儿子睡了一下午觉,但也完全不安心,中做着很心累的自日梦。我醒后眼泪又止不住地流。各种辛酸浮现眼前。辛酸归辛酸,儿子醒后我还是各种让他熟悉环境,希望他尽快熟悉这个环境不致于心情浮躁,我甚至带他到姐姐5个月前住的61床的房间门口,让他知道他并不孤单,虽然目前姐姐不在身边陪伴,但是这里也有关于姐姐的回忆。等我们返回病房,护士让我看看核酸结果,都是阴性,她说我们要移床到54床。我继续让儿子躺下休息喝点温水,并跟他商量移床事宜,征求他的建议。我问他是先带他去54床还是先把东西搬到54床再来接他,他果断地选择了后者,我就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先带到54床,刚好碰到保洁阿姨在擦拭54床,于是我就稍微等了一下,没曾想,正准备走出房间就看到儿子站在门口看着我,我很惊讶他能找到房间和我。我赶紧牵着他的手并问他是怎么找到我的,他说我一个人在房间害怕,我就溜下床,自己穿好鞋子来找妈妈了,我认识数字就找到了54床,这一点方向感确实好,我只带他走了一次这边,没想到他还记得且准确找到。
这一天的主题就是繁琐的看病流程,住院手续办理和打针做雾化等,还有时不时给他量体温+喝温水,今天其实是烧的咳得最厉害的一天。最高烧到39.3度,不停地咳并偶尔吐呕,看着心疼。
当然也有很多美好温暖时刻。
早上姐姐知道弟弟要去医院检查,女儿哽噎地说:妈妈,我不想弟弟住院打针,我想弟弟陪我玩,陪我上学。我安慰她说:我们先去检查,如果可以把药带回来打针就不住院,也不在那里打针, 去上塘医生爷爷那里打针,她这才好一些些。
进住院部普儿科几个护士都对我印象深刻,有的还能记住我女儿的床位,甚还记得关切地问我女儿是不是下学期就上小学了。这一刻其实还是心底里有感动的。
还有很多亲朋好友通过视频.电话、信息等方式向我儿子表示关心,感恩这些记挂我们的人,人间美好。
不过通过这次儿子住院又让我在深刻反醒自己养育这个问题,虽然对孩子的引导和陪伴多,也做到了我自认为的及格线,但是在他们的生活起居及营养指导和督促方面,我是一个不及格的妈妈。孩子的生病除了流感之外,更多的是自身免力低下,包括饮食营养和日常生活照料不细有关,可能是没有及时有效纠正他们的挑食或偏食,也有可能季节天气变化让他们受寒或热侵袭而没有及时护理好,总之内心充满自责、愧疚。任何的求医只是治标,根本的原因还是大人的粗心,照料不细引起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免疫力是孩子对抗疾病感冒的核心武器。所以日后自己要多加注意孩子的均衡饮食和日常照料,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没力,不让自己的粗心付出心惊的代价。
所以由此让我想到任何有意义和价值的好东西都是有心者日益积累改进的结果,育儿也如此。
2022、6.27 半夜12:31
从2022.6.26写到2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