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页看到了这篇《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自己》(以下简称《苛责》)文章其实写得蛮有道理,不过总觉得里面还有一些东西值得讨论,所以就干脆在评论之外另写一文,希望能够技能延伸出来讨论一下。
当然,还是得先到引发讨论的源起,《两女孩蹲着等地铁,网友拍照称“没教养”引发热议》。
老实说,在我看来图中少女们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蹲在地上的姿势,而是她们占据了下车通道的位置(请注意看地上的箭头标志),空出下车通道,在边上斜箭头标出的上车等待区排队等待,看来还没有成为大家的习惯。
当然,如果这样的行为本来只要提醒也就可以,但这样不能现场指正,而只是躲在背后拍照指责,实在不能算是“有教养”的行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戒视成谓之暴”。把这样的责备称为“苛责”是适宜的。这种相当于背后打小报告的行为在现代大多数的文化中都不太受待见。
谈谈教养
在《苛责》一文中提到了几个例子,其中包括文章作者自己的情况。提到自己曾经“在地铁中间的过道,一屁股坐下去”的经历,楼主似乎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人四仰八叉的在这占着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很遗憾的是接下来,作者另一个例子提到了“处处都透着教养的日本”的候机室看到的情景
“坐着睡、躺着睡,盖着被子睡、拖鞋脱袜子睡的比比皆是……怎么没有没有见道学家上传网络呢,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双重标准呢?”
看到这里就稍微有点觉得不太对,机场里的这些乘客是否是日本国民?能否代表日本人的素质,多少还是存疑的。另外,睡机场本来就是不得以为之,而且同样是睡机场,睡的方式不同,占用他人多少的空间,也还是能看出个人修养的不同的。
泛泛的“教养”涉及到很多东西,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素质等。
个人领域中的教养问题,站立坐卧的身形身势,有没有饭前洗手等卫生习惯,语言是粗鲁还是文雅等并不是我们外人需要考量的范围,包括文章中说到的蹲不蹲在地上的习惯,说白了和外人根本无关。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在公众场合怎样是“有教养”的?有没有一个标准呢?
我想还是有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影响别人”。
就以地铁为例,虽然跷二郎腿并不代表没教养。但当人多拥护时,放下跷起的腿,这就是更有教养的。
挤地铁的人都很累,你可以蹲着或者是坐着,甚至是趴着,但是腾出一个位置来,不要影响他人上车和通行,这就是更教养的。
在地铁上生病了,吐了,并不是没有修养,但是那些能用袋子接住,或者能及时清理不影响他人的就是更有教养的。
不影响别人,说到底,就是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不只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修养的基础。
“独善其身”
《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自己》一文中的标题将教养等同于“独善自己” 恐怕值得商榷,或者说我们需要对“独善其身”做一个更好的定义。
常常听到有人说“中国人私德好,公德不好”
因为中国人太擅长于“独善其身”了。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很道德,都很善良。但是在遇到非关自己的事时,比如公共事务时,大多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或者道德感强一点的,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深处千百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背后骂个几遍‘赤佬,有爷生没爷教’,然后顶着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就那样安静地离开,这就我所知道的某些人定义中的“独善其身”。
这样的独善其身说到底还是自私的表现,而一个自私的人往往是很难做到有教养的。
但就按文章作者自己举的例子而言,那位热心的上海阿姨,原本也可以“独善其身”,不去管坐在地上的作者,相反她选择了主动介入,询问作者的身体状况,并以自己的言行来温暖和影响到了作者。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
其实教养不是你去说了什么,指责了什么,教养是你示范了什么。
但这样的示范在我看来可不“独善其身”,也希望这样的不能“独善其身”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