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最后一集,当我看到黄以玫骑着大摩托,风驰电掣地驶向自由的未来时,禁不住在心里感叹:
真帅!
可是一起看电视的娃爸却说,
“太任性了吧?她一个人毁掉了多少个男人,多少个家庭?”
啊?原来男人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不少人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该有责任心,当爱情消失的时候,不应该轻易选择离开,而是应该选择责任。
不爱就离开,如果人人都这么任性,那世上得有多少家庭破碎啊?
所以,《玫瑰的故事》里的处理方法,太纵容大女主的任性了!
这么说有道理吗?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当爱情消失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选择离开,还是为了责任而留下来?
我觉得,这个事没有标准的答案。
因为,不同性格的人,面对感情问题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世上的爱情和幸福,在每个人身上呈现出来的面目是不同的: 有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爱上一个人;有人会持续不断地爱上不同的人;也有人会终生只爱一个人——那个人或是他追求一生没有得到的,或是在某个瞬间留给他惊鸿一瞥的,或者是他用幻想给自己塑造出来的,或者是他在某个阶段惘然错过的;还有一种人,他永远只爱不爱他的,专门虐他的人……爱是如此的千差万别,处理的方法当然也不一样。
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样子去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
依照自己的心愿,决定离还是不离。
经济独立的,任性的,自我强大的,对爱情有渴求的人,大概率会在爱情消失时选择离婚。依赖性强的,比较软弱的,或者把家庭和孩子看得比爱情重要的,她肯定就不会选择离婚——这事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而已。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我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号主是个离异的女生,她跟玫瑰非常像,有好多段的爱情,每一段都爱得非常投入,非常纯粹,但是过几年感情淡了,或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她就选择分手,然后再开始下一任。
今年开端,她跟上一任分手了。最近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这一次,她依然爱得很热烈,很甜蜜。在她官宣爱情的文章后面,很多粉丝留言道:
“你去爱!好好地爱!把我们不能体会的爱情都补回来!”
“我们的爱情都死了,让你的爱肆意绽放吧!”
自己行间,全是对爱情的向往。
这要搁过去,我也这么想,可现在,我却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可能是日渐老去的缘故,我现在觉得爱情是一件挺麻烦,挺费力的事情,我对它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了,相反,我喜欢无欲无求,谁也不爱的日子,甚至,我会想——
“要爱情干嘛呢?没有爱情的婚姻多轻松啊!”
谁不用讨好谁,谁也不必在乎谁,谁也不怕失去谁,谁也不担心谁出去干点啥,俩人就跟兄弟似的,互不干涉,牢不可分……
这难道不好吗?非要那散发着酸臭味的爱情干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