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人生,活得满心烦恼,叫苦连天是一类,活得自在安乐,身心康宁又是一类。
这世上恐怕没有人愿意当第一类人,可现实却是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这样。
若有智慧,就把宇宙人生看作一条广阔的时空之流。
此生的生老病死,悲喜苦乐,风云变幻,像水流一般,都从眼前脚底流过去。
而我的心在其中,自能岿然不动,不慌不乱,淡然安详,如此这般,何苦之有?
1
有学僧问师父:“我多久可以开悟?”
师父告诉他:“十年。”
学僧一听,怎么需要这么久?
于是又问:“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需要多久开悟呢?”
这回师父说:“二十年。”
学僧不明白了,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师父说:“永无开悟之日。”
越努力离目标越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位学僧只在意修行的结果,不去关注自己,这样怎么能开悟呢?
这就好比吃饭的时候,眼睛只看着锅里的饭,而不去关注碗里的饭。
要是碗里一粒米都没有,那不就等于做了一场无用功嘛。
总盯着外面的世界,功利心太重,做事就容易有障碍。
多去关注自己的心,多向内要求,不要总去追求形式上的成功和表面的风光。
把自己做好了,把自己的心掌控住了,其他的事不要刻意去求,当下就能有收获。
2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天他向孔子请教:“老师,你看一个人如果贫穷,但是他见了别人能自尊自爱,他不向任何人卑贱地拍马屁;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完全不因为他的富有而骄傲,你觉得这样的人修养怎样?”
孔子听了以后说:“还不错,但是还没有修炼到家。不如一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却能以此为乐,也不及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却能够常常学习礼仪,懂得谦恭的好。”
一个人拥有的钱财是多是少,这并不是决定贫富的根本因素。
不管有钱没钱,都只能够代表现有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不断在变化的。
有钱的可能变得没钱,没钱的也可能变得有钱。
所以说,最重要的不是钱财,而是面对财富和人生境遇的态度。
无论是贫还是富,每一种境遇都是一种心理的较量,都是考验人格与修养的一所学堂。
如果贫穷,在这里可以学到悲观、厌世、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同时也能够学到豁达、通透、激励、勤奋。
如果富有,在这里能够学到骄傲、自大、得意、粗俗,但也可以学到感恩、知足、回报、幸福。一切就看我们自己想怎么学。
穷也好,富也罢,做人都可以有格调。
3
《黄帝内经》中,记载着黄帝和养生家岐伯的对话。
黄帝问岐伯:“为什么先人们能活上百岁身体还很健康,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就过早衰老了?”
岐伯说:“古时候的人懂得对于四时不正之气的避让,以便使思想闲静,排除杂念。这样调和好了自身的正气,就不会得病了。”
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岐伯的方法修炼。
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便是节制之道、减省之道。
口腹之欲要有节制,如果暴饮暴食,就会对身体内部的器官造成多余的负担,最终影响健康。
同理,任何衣食住行以及心灵的欲望都要减省。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
倘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兼顾,就会顾此失彼,徒增许多烦扰痛苦。
身心的健康受损,这也是人生里的一种灾厄。
要免去这种灾厄,就要减省欲望,过简单的生活。
具体来讲,就算要生活简朴。
饮食清淡;快乐吃,安心睡;不被“求新”的物质占有欲所驱使,对较少的消费感到满足,同时,还要尽力减少对名誉的渴求;谨言少语,不惹是非;安抚自己的情绪,减少浮躁和焦虑等。
4
人活在这个无常世间,很容易丧失安全感。
因为一切都不确定,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牢靠不变的。
当因缘汇聚起来的时候,我们能够获得很多。
当因缘走到了尽头,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又会流失。
当我们真正认清了无常的本质和世事的不稳定,能够随时保持一颗积极的平常心,就能够与世事无常达成和解,坦然面对人生悲苦喜乐的无常变化,度过生活的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