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开始读《唐诗三百首》的第十一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一首送落榜生朋友回乡的诗。王维很厚道,他并没有为难我,语句浅显,可咱愣是有些读不懂啊。不过也没事,有度娘呢。
百度之后,我整个呆了,寥寥数语中,乾坤广阔呀。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孔子教训儿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就不能使语言典雅有力量,不能在出使应对时,纵横捭阖、赋诗明志。确实如此呀!
不要说《诗经》了,就王维的这首诗已经内涵丰富,令我受益多多了。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开篇短短六句,竟然连用了三个典故。
第一个是“东山客”,用的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跟王羲之是好朋友。年轻时候,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
他很有才干,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
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
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王维的这首诗中用“东山客”指隐士。
第二个是“采薇”,用的是伯夷、叔齐的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誓师伐纣,剑指朝歌,伯夷叔齐兄弟得知消息后,急忙赶来劝阻武王,他们说:“你父亲刚死,尸骨未寒就兴大军,是为不孝;以下犯上,以臣弑君,是为不仁。”
但是,劝说没有成功。
商朝被灭掉后,周武王成了天下的共主。曾经被他拒绝的伯夷、叔齐决定继续忠于商朝,并且登上首阳山做了隐士。
为了展示自己的气节,伯夷叔齐宣布他们不再吃大周的粮食,而以山上野生的薇(相关史学家考证,这个“薇”其实就是黄花菜)充饥,最终竟然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本首诗中“釆薇”指代一种隐居生活。
题外话:子贡曾经问孔子,伯夷和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古之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最终被饿死,不会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得仁,有什么后悔的呢?
是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求仁得仁,就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第三个是“吾道非”,用了孔子的典故。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孔子打算去楚国看看。楚国是一个大国,陈国和蔡国的大夫认为,孔子是一个贤者,身边又有一大帮子能干的学生,如果前去帮助楚国,两国将受到楚国的威胁。于是,就派人将孔子围困在陈蔡之间的原野,阻止他去楚国。
孔子和随从他的学生被围困了好几天,他们的粮食都吃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靠野菜充饥,有的学生饿得没有力气站稳,躺下就起不来了。
但孔子仍不间断地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弟子们或疑惑、或生气。
见状,孔子便叫来子路、子贡、颜回,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回答:“可能是我们坚持的道路不对”;子贡回答:“因为老师的学说过于宏大,何不降低一些?”颜回回答:“老师的学说宏大至极以至于天下无人接纳,但即使如此还是要坚持推行,如果不坚持那便是自己的耻辱。”
孔子听后笑着说:“是这样的!”
本诗旨在借这个典故坚定朋友綦毋潜的志向,鼓励他在科考的路上勇敢走下去,不要因为失败而动摇。
呜呼,不懂得这些典故,如何能读懂这首诗?读诗真是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呀。不说了,我得好好学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