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走进一家店到决定买还是不买,有4只小虫不停的来咬你,让你一次又一次有打开钱包的冲动,看下你会在哪只小虫的攻击性沦陷呢?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有效流量,展示设计,决策时间,促销活动。
一、有效流量: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有效流量是流量和高转化率之间的桥梁。获得有效流量,就是让你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公式:有效流量 = 目标客户 x 恰当场景。
目标客户,就是合适的人。恰当场景,就是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
唉,这个怎么这么像年轻的时候找男朋友呢,追你的阳光帅气少年那么多,却偏偏是那个在你单身孤寂的一个人上晚自习的夜晚去接送你回宿舍的矮墩墩成了你的男朋友,这就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他成了合适的人。看来有效流量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啊。
A11:一直在想加一之前开的DOIt工具训练营的有效流量是什么?不光是对时间管理有需求(合适的人),还应该接触过doit(合适的地点),尝试在用却总也用不好的时候(合适的时间)你的训练营来了,马上报名。那么如果这样定位的话,这群人怎么找呢?最理想的办法是从doit的后台拿到下载试用名单,最好是近期购买会员的名单。这个有难度,那么有没有一些使用doit的社群,论坛,小组等等。当时提过这种想法,最后并没有找到。
A12:最近还很困扰的就是优质家庭成长计划活动了,线下活动没有什么人报名。有的人说太冷了可能大家不想出来,活动太频繁了,还有不是周末,有的人太远回去太晚了。借口吧,看看拆书帮的活跃度就知道了。当然这两个社群的受众有交叉,但是更多的是不同,所以也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定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有效流量还不够,先别说有效了,流量都不够。上次讨论之后风暴了一些方法,目前还没有收到什么成效。
最近一直在想公益组织的运营方向应该是什么?我还没有了解过。现在的思维受社群影响比较大,可是公益组织是不是这样一个思路,心里打了个问号。在我看来,一个公益组织最终目标应该是有政府采购或者获得基金支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运营思路是不太吻合的。
A13:想起以前在百度的时候了,我们劝客户做推广的时候总是会拿有效流量,精准营销这样的词来说事,和传统广告去对比。可是现在拿这个概念去套一下,好像有点忽悠了,虽然那时候百度已经有了大数据的提法以及智能匹配,但是每个人的“搜商”不一样,搜索的目的也不一样,选择的关键词也未必准确,特别是遇到职业道德不够的客服的时候,她考虑的未必是你的广告效果(即有效流量),而是她自己的业绩(即消费,也就是流量),所以通过百度得到的流量依然只是流量,并不能定义为有效流量。这也就是我很喜欢建议客户做网盟的原因。费用低,展示量大,相对来讲流量更为有效。
二、展示设计:恰到好处地进入视线
什么叫“展示设计”?
在大多数情况下,顾客购买商品的场景是这样的:
1、 顾客看到招牌,因为感兴趣而进店,这叫:有效流量;
2、商品恰到好处地,进入顾客的视线,这叫:展示设计;
3、顾客拿商品仔细观看,决定是否要购买,这叫:决策时间;
4、 店员发现顾客有点犹豫,于是介绍促销和优惠,这叫:打折促销。
有效流量、展示设计、决策时间和打折促销,每一项对提高流量转化率都非常重要,它们共同在顾客这场丰富的“买与不买”的内心戏中,一步步“助推”其做出购买决策。其中,展示设计,扮演了让商品“恰到好处地进入视线”的职能。只有进入视线,才有“决策时间”。
那怎样的展示设计,才能让商品“恰到好处地进入视线”呢?三种办法。
第一,动线设计。
顾客进店后走的路线,就是所谓的“动线”。动线,也是注意力流动的路线。设计动线,并把你最想用户买的商品,放在用户必经的动线上,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功。
关于动线设计,宜家是真正的大师。去过宜家购物的同学,一定对“一进宜家深似海,不买东西出不来”的动线设计,印象深刻。
第二,视觉焦点。
我们目光所及的范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得到了视觉焦点。目光所及很宽,视觉焦点很窄。你走过超市货架,和目光平行的那一层,是视觉焦点;你写一份简历,从上往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是视觉焦点;你做一个网页,左上位置是视觉焦点。
第三,从众效应。
很多人买的东西,一定不会差吧?这就是从众效应。在书店,可以放个畅销书榜单;在超市,可以放个本月销售冠军货架。在酒店,可以在门口挂个牌子,我们是TripAdvisor上全球用户评选的高分酒店。
A1:这个概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感觉有点专业呢。特别是前两步东线设计和视觉焦点。对从众效应还是很有感触,比如淘宝的时候不知道选哪家好,我经常就会点“销量优先”,虽然我知道很多是销量是刷出来的,但是同时又觉得能刷的出来,能在淘宝排在首页,这个需要很厉害的运营功底,我愿意买单(不知道这是什么鬼想法,为梦想买单的感觉)。比如上周悠悠想要一个可以用盖子喝水的保温杯,因为她的好朋友有一个(这也是从众心理吗?),我们上淘宝去选,天哪,搜索结果太多了,从几十到几百我真的不知道怎么选(所以我特别不喜欢上淘宝,但是闺女喜欢)最后我就点了个销量优先,然后从相同的款式里面选了一个价格适中的。
A2:每周的文案可以借鉴一下展示设计。
首先设计一个容易引起从众效应的标题:听说这个活动已经有xx人参加过。
视觉焦点:不再按照流程平铺直叙了,在三分之一以上的为止放重点内容。
三、决策时间:抓住痛点,减少决策时间
什么是“决策时间”?
用户做出“买买买”这个决策,时间是很短的。有专家做过研究,消费者在线下购买一个产品,平均“决策时间”是13秒。在线上呢?是19秒。也就是说,“买和不买”这个决策,对你作为一个商家影响重大,但消费者在20秒之内就决定了。当用户决策时间超过1分钟,转化率就开始下降;超过2分钟,转化率下降更为明显。挑来挑去,反而不买;减少选择,买得更多。这就是减少用户“决策时间”的威力。怎么能在极短时间内影响消费决策,提高流量转化率,就变得至关重要。
具体怎么做?3个常用的方法:
1、 行动指令
用户把商品页面从头看到尾,但就是不点“购物车”图标,怎么办?
把一个购物车的图标放在按钮上,是很难触发购买的。有人做过研究,在购物车图标前,多放一个“+”号,下单率会提高15%;如果干脆把图标,换成“加入购物车”五个字,下单率会提高49%。
为什么?“+”号,尤其是“加入购物车”这五个字,是明确的“行动指令”,你下发了行动指令,他终于可以不用思考,那就“加”吧。
这就是行动指令的魔性。
2、信息聚焦
我的产品有18项与众不同之处,每样都极有说服力,但消费者还是不买,怎么办?
20秒。记住你只有20秒。你希望在这20秒内,用什么来打动他?18项与众不同之处?20秒说得完吗?再多优点,你也只能说一条,比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或者:小米6,拍人更美。
这就是信息聚焦。你的产品再举世无双,也不能因为铺陈太多信息,而错过了用户稍纵即逝的“决策时间”。
3、短缺刺激
辣酱就剩最后10瓶了,想尽快清掉库存上新货,怎么办?
在辣酱的价格标签上贴上醒目的:特价优惠,最后10瓶!卖掉一瓶后,在10上面贴个9,然后再贴8,制造短缺氛围。
A1:这个我太有体会了,因为我会经常因为遇到一些决策障碍,突然想起,我不是要断舍离吗,我买这个到底要干嘛,只是因为觉得好吗?是不是必须的呢?如果不买会怎么样?好像也不会怎么样,然后我就不想买了。比如上个月老板来之前,我很想买一件既正式又漂亮(主要是显瘦)的连衣裙,那天去远见中心的路上恰好路过一家服装店,我一眼看见了玻璃窗里模特身上的符合我标准的连衣裙,(对我来说是信息聚焦)赶紧进去试穿,哇真的蛮有气质的,可惜那件有一个地方有一点点开线,其实也就几毫米,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谁想买一件这样的新衣服呢。而且是最后一件了。我就说能不能便宜点,毕竟有瑕疵。结果店员说折扣都是公司规定的,没有办法。其实这时候我需要的是“合算偏见”。不能少钱给点别的好处嘛。赶紧拿短缺刺激来刺激我呀,毕竟我这身材能穿的裙子本来就不多。还有就是下行动指令呀“美女你现金,刷卡还是支付宝.结果她什么也不做,就跟我强调公司规定不能便宜,于是我不太甘心的放下了裙子,想着过两天再来看。谁知道第二天降温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再买那种款式就再也不想了。
A2:文案的展示设计
1、行动指令:在文案里,指令清晰是很重要的,报名方式一定要强调,减少报名的环节,资料也是填的越少越好。在文案里多放几条”点击报名“吧。至少上中下三条。
2、信息聚焦:来参加本次活动能活动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有逼格有内涵的slogan,不知道文朗上次收集的拆书帮口号有没有整理哦,可以建议品宣再发起一下征集活动。
3、短缺刺激:最后x个名额。仅开放x个名额。
四、促销活动:临门一脚
打折促销,对提高流量转化率非常有效,能解决很多“怎么办”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打折促销,不应该简单粗暴。9折要不要?那8折呢?7折?这种方式,是“打折”的低级形态,会让用户怀疑商品的真实价值。
运用:那打折的高级形态是什么呢?介绍5种花式打折法。
1、低价高购。
什么叫低价高购?“您只要花149元就可以买到我们店里价值200元的商品”,或者“您只要花199元,就可以在我们店里挑选任何一件原价商品”。花少钱,买贵东西,你会觉得特别有价值感,但不会觉得这是打折,虽然其实这就是打折。
2、充值免单。
什么叫充值免单?顾客吃完饭结账,200元。“对了,我们今天有个充值免单活动。您只要充值1000元,这顿饭就可以免单,很划算呢”。全额免单?这是莫大的优惠啊!你想不到这是打折,但其本质,就是买1000元,便宜200元,打了8折。
3、 一元换购。
什么叫一元换购?活动期间,可以用一元买到十元,或者几十元的东西。下单的时候,用户发现运费10元,就会忍不住多买几件,把运费赚回来。最终,他买了100元的东西,付了10元运费。这个一元换购,就相当于在100元的东西上,打了8-9折。
4、赠而不折。
什么叫赠而不折?哎呀,真的不能再便宜了。这样吧,我再送你点新品小样吧?我再送你一张现金折扣券吧?我再给你加10%的量吧?这些都叫赠而不折。它不会折损你产品的价值感,但却给了用户同样的获得感。
5、折上再折。
什么叫折上再折?如果必须用折扣,那就打折打到让他震撼。你这个月生日,打9折;你是O型血,打9折;你发条朋友圈,打9折。什么?你今天生日,还是O型血,又发了朋友圈?那就给你打9折的、9折的、9折。听上去多霸气,但其实也就打了7.29折。你如果一开始说7.2折,用户可能是没感觉的。
A1:你还见过哪些本质是打折,但不像是打折的促销手段呢?促销活动在苏宁市场部的时候玩坏了,导致我现在不怎么信促销,这个真写不出来。
A3:怎么通过一个拆书法讲座把苍耳书友转为拆书帮粉丝?
书友会和拆书帮差异还是蛮大的,主要是对读书的认识上。大部分的书友是享受型的阅读,读小说,名著,传记类的比较多,读致用类书籍的人是很少的。那么我们做分享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如何把读致用类书籍的这部分人挖掘出来,其次是要路转粉,把那些读消遣类书籍的人转化一部分。
1、挖掘的部分:现场调查,比如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说自己经常读什么类型的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介绍一本最近对的书以及有什么收获。大概就能判断出来了。
2、路转粉部分:主要还是讲拆书带给每个人的成长与变化。就像我参加了一次活动就路转粉 了,因为我觉得当众分享是很酷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做不到。就凭这一点我就来了,而且在拆书帮很快就实现这一目标。
3、如果要发活动优惠券或者二维码需要和主办方提前沟通好。否则就要准备好一篇软文,做比较软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