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篇
儿时记忆
我生在农村,与长江为邻,江的对岸有山。与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想法,这里真心是个不错的地方。
儿时家的门前便是长江带给我们的一片沃野,几乎是所有的庄稼都可以种,大小麦,高粱玉米,棉花油菜………。记忆深刻的是初春时节,油菜花开,一片片的金黄。
屋后是山,没有巍峨,更谈不上凌峻。山上无石,遍是黄土,可以产水稻,也富产柑橘。简而言之,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富足的,尽管儿时的农村,为了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需要在当时算来,较为高的赋税。但只要勤劳,衣食无忧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对于家的画面,挺感谢后来间或看过的风水学,背山面水,左高右低。这让我在与人谈起是方便了许多。左高的是上山的路,右低的是同样另一个地方。
这房这家和风水相符,现如今却也没现什么祥瑞之景。但仔细想来,倒也算是安逸祥和。
民风淳而不朴,应该算是家乡儿时的真实记忆。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来至于那样一个年代。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年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食堂改为了小锅小灶。私有开始在共建中变成了自建。这是幸福的开始,也是物欲澎湃的源头。
这里不得不说道右低的那一条路了,右低的路走向了我们儿时的繁华,那是一座桥,可走火车。桥的对岸,是一个工业化的小镇。产煤,化肥,还有港务。
右边的路带来了繁华,因为那里什么都有。光鲜的衣服,花样繁多的美食,高高树立的烟囱,那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杰作。还有宽阔的街道,林立的楼房。右边的路带了了美好,那里的人无需在风吹日晒之中劳作。雨天也不需要在泥泞之中挣扎。
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他带给了我们物质的享受,也带给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当然,物欲的突然膨胀,也带来了疯狂。人人都想着上天入地,飞黄腾达。自然朴质也就会背慢慢摒弃。
回想起来,历史进步的车轮碾压过后,家乡还是美好的,因为纵有些许的矛盾纠葛。每至逢年过节之后。所有人又成为了一家亲。也不知这辈份在村里是怎么排的,总之那时候的我,有着叫不完的叔侄姑姨。见面都得叫上一声,一来为礼,二来也不定还会有些什么小收获。
那是革新刚开始的年代,也是全民意识统一化之后的时代,宗教礼仪影子尤在。仁义礼智信的信奉还备受推崇。我们所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还很单一。除了泥巴弹丸子,世间是乎再也找不出什么新奇的事物。江湖侠义,巾帼英雄。是那时的主旋律。快意恩仇和儿女情长。多让我们意气风发或是无名惆怅。
怀念那样一个日子,怀念那样一段过去。只为那简单的是非,简单的美味,或者虽有瑕疵却也近乎完美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