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出现重大灾难性事件,比如东航空难、河南暴雨,或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如新冠疫情,很多朋友都会不受控制的浏览相关资讯,根本停不下来,一方面试图掌握关于事件的全部信息,一方面与受难者产生强烈共情。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海量的信息就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曾经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
而这种由“信息爆炸“引发的面对大量信息的”自我强迫和紧张“,则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词,即”信息焦虑“,信息焦虑作为一种内在心理现象,其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明显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视频开头所描述的场景,人们称之为“信息搜集成瘾“
信息搜集成瘾,顾名思义,是指为防止漏掉重要信息,带有强迫性的花大量事件搜集、浏览相关信息的成瘾状态。
研究发现,信息搜集成瘾是一种风险事件中个体应对焦虑情绪的具体方式。在风险事件中,个体信息搜集行为和个体感知到的风险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感知到的风险越严重,焦虑水平越高,信息搜集行为就越多。
为什么会上瘾?对毒品说no的小白鼠
信息搜集成瘾,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成瘾行为,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进行了一项有关“成瘾“的科学实验,小白鼠是实验的主角。
他的团队为老鼠建造了一个足有五六平方米大的“老鼠乐园”,里面有多种老鼠爱吃的食物,供老鼠玩耍的玩具,以及异性鼠辈等,墙壁上也被画上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老鼠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吃喝玩乐、交配分娩。
他们将一组老鼠放入老鼠乐园里,而另外一组老鼠则放进一个空间狭小,与世隔绝的笼子里,并向这两组老鼠同时提供了普通的自来水和掺了吗啡的糖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结果发现,住在与世隔绝的笼子里的老鼠,在实验的一开始就不停吸食掺有吗啡的水,而住在乐园里的老鼠,会排斥这种具有麻醉效果的液体,因为喝了吗啡水会影响它们正常的吃喝求偶,即使实验者在吗啡中不断加入糖来诱惑它们。
这个实验的结果,颠覆了以往我们对成瘾行为的认知,过去我们更多的将成瘾归因于个人意志,或是成瘾物质,而这个实验的结果则带给我们另一种可能,即环境的因素,成瘾行为跟“不友善”的环境存在相关。
信息搜集成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因此,面对信息搜集成瘾,我们可以从改善周围环境入手,来帮助自己或他人摆脱这种成瘾行为,老鼠有它们的“老鼠乐园”,而我们人类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乐园”,亲密的爱人,幸福的家庭,贴心的朋友,友善的同事,健康的生活,甚至是热心的陌生人,都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也是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亚当•阿尔特教授给人们的建议,他指出“上瘾具有破坏性,因为它们挤掉了工作、玩耍,进而包括基本的卫生和社会互动等其他追求”,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工作、玩耍,基本的卫生和社会互动等其他追求,重新取代“信息搜集成瘾的行为“,从而摆脱信息搜集成瘾。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让现实中的自己忙碌起来。
[1]王琼,陈慧玲,胡伟,亓伊静.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风险认知和谣言传播行为的关系:焦虑和信息搜集成瘾的序列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04):79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