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外孙的奶奶不舒服后,我和老姜每天早上吃完饭后,就去女儿家帮着看外孙,也让老姜找回三十年前看女儿的感觉。
这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和老姜是“破天荒”的天天去女儿家。
就是因为外孙接种了疫苗后,有点闹人,亲家母也“累”病了,我和老姜心里有点愧疚,只好白天去女儿家帮着照看孩子,再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按理来说,外孙满月后,女儿就该带着宝宝回到我这里住些日子,过去叫“挪窝”,这样,亲家母也能休息一下,毕竟她白天黑夜的连轴转一个月了。
可是,当外孙满月后,亲家母和宝爸并不让他们娘俩回来。
因为外孙来到我这里,亲家母和宝爸无法跟过来,我们家就是两室一厅的房子。而他们一天看不到宝宝又难受,所以,只有我和老姜隔一天去一次女儿家看外孙。毕竟宝宝是我们的外孙,这个“外”字意义就深奥的多了。
每次我们去女儿家,老姜进到屋里,把棉服脱下来以后,就急急忙忙看外孙干啥呢?
如果外孙醒着呢,他就站在床边,不动眼珠的盯着外孙看,一会儿用自己的大手拽拽外孙的小手,一会儿嘴里又打着响,逗外孙,只是外孙对姥爷的行为无动于衷。
只要听到外孙一吭叽,那老姜就赶紧把外孙抱起来,从卧室走到客厅来,因为卧室太窄,装不下老姜这个大个,准确的说,是老姜在卧室“耍“不开。
只见他抱着外孙,在客厅里面转着圈,抱着外孙的两只胳膊上下悠着,嘴里哼着小调,瞪着眼睛看着外孙,外孙也瞪着眼睛看姥爷。
有意思的是,老姜把外孙抱起来后,外孙会瞪着眼睛看他姥爷半天,然后,还会皱起眉头,继续瞪着姥爷。这个时候,老姜就有点不淡定了,问外孙:“你皱眉头是啥意思?烦我了?还是我抱着你,你不高兴啊?”
11号这天,外孙闹的厉害。上午几乎没睡大觉,一觉超不过半个小时,老姜就抱着他,这么哄那么转圈的。
我在沙发上给外孙做了两个小垫子,看老姜抱外孙的姿势和那神态,真的就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老姜抱女儿一样。
女儿出生时,我的奶水不足,女儿晚上也是经常哭闹,老姜就抱着女儿站在炕上晃悠。他实在太困了,就靠墙坐着,怀里抱着女儿。
三十年后,老姜又接着哄外孙睡觉,外孙在他的腿上睡着了,老姜坐着沙发上纹丝不动,很怕把外孙弄醒,他这么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
如果有评选优秀“姥爷”的活动,我一定会义不容辞的投他一票。我还要把这些照片保存好,等到外孙懂事了,我要让他看看姥爷对他深深的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