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is about pattern.
当我还是在校生的时候,没有太多想法,从没想到需要习得讲故事这个技能。步入社会工作后,你发现市场,营销,培训等职位,基本都要求你有讲故事的技能。当时听到的时候就只能嗯啊,对于什么是讲故事没什么概念。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公司让我写内容到范流量的头条号进行推广,我思前想后也不知道怎么下笔,直接说活动太生硬粉丝不买账,正文不融入产品老板不买账。瞬间,觉得自己就像个不加糖的夹心饼干,一点也不好吃。所以说,在那时讲故事对我来说就是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我有几个朋友都是朋友圈里讲故事的牛人,这也激发了我对讲故事的热情和理性。当我每次被讲故事泼了一瓶冷水的时候,我就会想讲故事是不是一件可以学习的事,还是说是一件不可学习的天赋。那我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找到讲故事的技巧。所以,我在2018年进入BP学习新媒体故事结构课程。现在我要和你一起分享我所有的学习笔记~
导语
上周我们分享了传播学理论,由此知道修辞学、影响力模型、详尽可能性模型都是帮助我们更好「说服」的方法和科学。而讲故事作为一种最强有力的说服工具,其有艺术的成分,也有科学的技巧。学习故事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更好地引发共鸣,从而影响受众。
故事是什么
故事: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重新讲述,且是单一视角进行的。我们在感受人物的特征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具体的 [ 事件 ] 来完成的。
咱们也可以理解为讲故事的人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他不需要做任何辩证。通过过去事情的具体的描述来完成故事,传递讲故事的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例如:昨天市场部让我完成一个产品摄影的任务,要我今天交给她;我晚上加班到凌晨完成了她布置的任务。第二天她说拍的不错,今天让我继续跟下新品图。
作为人类的我们通过讲故事来交换经验和价值,故事是人类的DNA
看到下面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keke~大菠萝知道你在想什么
你是不是想到了夜晚有一个人在遛狗。
当然想的多的人还有很多内容,月黑风高la等等~这些我们就不说了..
其实这三幅图,完全是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构不成一句话,构不成一个故事,那我们我们能在这三幅没有关系的图片构建一个故事呢?
是因为我们人本能的在混乱事物当中,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叙事结构。
所以我们在理解叙事结构,理解故事的时候,就要意识自己是独立的,自己是独立于周围环境;独立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这也对应着故事结构的“头身尾”,所以我们在感知故事发展的时候,会去关注接下来会发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让我们的情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故事超越任何语言的存在,早在远古时代,我们就通过故事传递经验。例如:在璧上绘制一个图案,告知这个地方不能去。通过简单的图案绘制,来与周围的人进行物质和情感上的交换。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总是在持续的寻找社会的链接。所以在故事的创建中,丧失了情感链接的作用,那别人读到一半就失去兴趣了。
自我意识的能力,参考镜子测试
科学的情感连接:参考信任,道德和催产素
那故事是怎么设置情感的连接的呢?
我们通过对人物的设置,让观众对故事产生兴趣,让故事有个承载体。其次我们通过在情节中遭受挫折,让听故事的人关注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最后,让故事带听故事的人去到故事背后目的地。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要做到与用户建立情感的连接,才能更容易去引导用户的行为。
参考:媽媽, 別整天煩我
故事的作用 CTA——情感的呼唤,行动的召唤
那如何快速的去构建一个故事呢?
可复用可清晰可简单的一个故事指南:三P工作流
故事的三P工作流
帮助你构建一个好的打动人的故事
-
人物People:最方便的开始
人物的独特性吸引我们关注,欲望让我们爱上这个主角,复杂性让我们队助教保持时刻关注。
独特性:人与人之间核心不同点,新鲜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吸引被关注。
欲望:追求目标,内心的渴望,引发共鸣,情感的基础。
复杂性:为人物增加更多的可信度,人物欲望背后的原因,境遇的严峻。
而这三点也铸就了人物灵魂,那一般我们会用自省或是采访的方式来获取人物的灵魂。例如:你周围的人是如何怎么描述你的?
项目作业作品:没什么的,只想让你们没什么负担的好好生活
-
目的Purpose:把观众带到一个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价值观,有可能是一个行动的呼唤。确定目的可以帮助我们在情节时间筛选中,更好地做取舍,也可以让我们创作更有方向感。一般会以一句话+3个关键字来构建目的。
一句话描述创建故事的理由,三个关键词就是你想让观众从故事里感知到的点。可以先联想30个左右用关键词,然后进行关键词聚合保留核心的3个核心关键词。
-
情节Plot: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我们将亚里士多的《诗学与戏剧结构》中把故事结构划分为“头身尾”与《故事》与《千面英雄》两本书,提出了情节的六大情节点。
当然在情节之前,不能忽略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 冲突,没有冲突,这基本都不能称之为故事。
如果情节是把观众从开头带到结尾,那么冲突在其中就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有些故事在终端观众就离开了,就是因为没有冲突的设置。
冲突就是让你感到不舒服,冲突推进情节的发展,迫使主角去解决一个有一个问题,走到故事的最后冲突就是意外,就是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让你发生疑问:接下会发生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
冲突的类型:
- 人vs人的冲突
- 人vs自然的冲突
- 人vs社会的冲突
- 人vs器具的冲突
- 人vs未知力量的冲突
- 人vs自我的冲突(最强烈的冲突)
冲突的类型决定欲望的强弱,决定故事的张力。
我们将故事分为六大情节点:
- Hook:故事的第一个场景,类似标题,用于吸引观众注意力,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
- Ask:主角实现心中欲望的第一个契机,To do or not to do,that's a question。
- Acceptance:主角决定开始接受挑战,追求欲望。
- Hurdles: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主角在追求欲望过程的曲和折;又分为up&down,但注意down是越来越重。
- Answer:故事的结局和高潮,对Ask的回答。
- Jab:故事的尾声,主题的升华,也就是故事的目的,可以使价值观的传递或是行动的召唤。
参考:《美人鱼》
情节作为故事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能让我们感同身受,感受人物的愤怒绝望开心非常强烈的情绪。如果没有情感连接,用户就容易流失掉。
一个好的故事无法打动自己,它就很能打动别人。
三P故事流帮助我们如何构建故事,那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发现故事,怎么发现故事呢?
利用 侵泡式倾听,去搜寻潜在的故事线索。
倾听者,最好的讲故事的人一定也是最好的倾听者。我们倾听的越多,发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更多视角,我们就能讲述更深刻的故事,而你要知道越明显的故事,对观众的价值就越小,而侵泡式倾听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到更深刻的 [ 故事真实 ]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聆听者呢?
- 关注人物的核心特征:人物是整个3P故事工作流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在前期倾听的阶段,特别是在人物采访或者自我回顾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去挖掘故事人物的三大特征(独特性、欲望、复杂性)
- 在主角感觉到舒适的地方进行采访:在正式进入采访以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更有利于采访对象「表达」的环境,因为只有他感觉到舒适/安全的情况下,他才越容易向其他人分享。
- 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视角:优秀的讲故事的人需要做许多调研的工作,获取更多的数据和视角,我们才可能讲述更深刻的故事。
- 保持好奇,关注冲突:关注任何冲突的出现,可能是两个人物的观点冲突,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冲突,人物前后表达的不一致等等,记录下这些冲突,然后寻找机会再通过更多问题去挖掘冲突背后的真相。
- 积极的参与:当我们在讲述产品/企业的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需要尽可能的去体验产品/服务,这样才能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对于故事的人物也是一样,我们越进入到人物的生活和环境,我们越能获取更多的细节。
在倾听的阶段也需要注意两件事:
1.不要立即着手写。没有挖掘到真正的信息,东西不能深入。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灵感去挖掘潜在的线索。倾听是一个暂停的时间。
2.丢弃所有的假设。保有期望,去采访获得故事的线索的时候,就会有目的的筛选和我们期望匹配的信息。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忽略故事背后的其他细节。
最后,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人物的「欲望」,比如:我想要成为写一本书、去大城市工作、赚很多钱等等。很多时候,主角也很容易给出我们满意的答案:无非功名。但是人物每个「欲望」的背后都是一种「不满」,因为没有,所以想要,而深刻的人物冲突就在于自我和自我的冲突,而非自我和外在的冲突,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多问「为什么」?你的主角写一本书可能不仅是出名和版税,可能是因为一直以来的表达困难造成了社交的恐惧,但是内心有很多的想法希望被人知道……
以上
结论
故事不仅能在营销,推广的工作中增强说服效果,故事也能理清话语逻辑,更有效地和别人交流,帮助自己辨识别人的故事背后的营销目的,避免进入消费主义的大坑。
故事是一种套路,它不是一种天赋,是我们可以去学习,值得去学习的技能
这是来自大菠萝的BPteach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