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珍惜生命吗?那么就请珍惜时间吧,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富兰克林
又到了盘点一年收获的时间了。
看看你年初立的flag,是不是觉得还没来得及干点什么,一年就过去了?是不是在想,如果不是中间有太多干扰造成了拖延,年初制定的那一摞计划,肯定能按时完成? 拖、拖、拖,一年到头,两手空空!
拖延是个大问题,很多人为之头疼。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想拖延。他们也想按时赴约、按时上课、按时赶火车、飞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按时做很多确定时间的事情,但最终还是不由自主地拖延了。
看起来,拖延是个生活习惯或时间管理方面的小问题,无非提高一下思想认识或者改进一下时间管理,就可以解决了。但事实上,造成拖延有着更多、更深刻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时间感的问题。
美国学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合撰的《拖延心理学》,是一本专门解决拖延问题的著作。他们都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她们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拖延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
关于时间感,本书指出: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事实上,你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可能让另一个人迷惑不解,甚至生气发火,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独特的时间感,而且很可能跟你的大为不同。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培养好恰当的时间感,所以总是在拖延,最终导致“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一、“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同步,才是“成熟时间”
拖延的形成与时间感有着密切关系。什么是时间感?这得先从时间说起。
时间首先是哲学上一个极为深刻、抽象的概念,很多哲学大家都为其殚精竭虑思考过。如亚里士多德曾质疑道:"如果没有人来测定时间,时间还存在吗?"牛顿相信时间是绝对的,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它,时间始终存在。康德指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认知时间,但是我们却可以经验到它。爱因斯坦则认为,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幻觉。
但另一方面,时间不过是个极为日常、我们天天都在用的概念。通俗来讲,它就是表示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时间的流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客观时间。“客观时间”是由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它是不可更改的,可预知的: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有10月1日;电影在7点15分开场,如果你没到那里,你就错过了开头。每一个生日都标志着你离生命的起点又远了一年,离生命的终点又近了一年。
但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又是极具主观色彩的。因为对于时间的感知,是造成人与人之不同的关键。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而这是不可量化的,也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
它是我们对于钟表之外的时间的经验。有时候我们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还有一些时候,时间又慢得像蜗牛爬。
其实对于时间的感觉,不仅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也有很大不同。季羡林先生曾经对比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历史观念,有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是很有意思的,与我们的大不一样。我们可以为玄奘西天取经起程的年代争得不亦乐乎,是贞观元年,还是贞观三年?我们争得津津有味,但印度人却十分不理解,不就是两三年的事嘛。就是一两千年,印度人也不放在眼中。关于世界名剧《沙恭达罗》作者的出生年代,在印度有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之间,相差了1000年。在他们心目中,差个1000年又有什么关系呢?因此,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这是很深刻的。”
主观时间有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它指的是围绕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你的时间感。
那么,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挑战就是:将我们个人的主观时间(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它就是事件时间)跟具有不可动摇性的钟表时间这两种时间整合到一起。如果你打算写一篇小说,预估六个月完成,如果真的在六个月时间完成了,说明你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是一致的,即使上下波动一点,也不要紧。
但如果你用了一年、两年还没有完成,说明你的时间感出了差错。
有恰当的时间感,是一个幸运的事情。比方说,在沉浸在某件事情的时候,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离开,为准时赴约而适时动身出发,而不会在妥协中失去诚信。或者,当我们在做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时,虽然最后期限还遥遥无期,也感受不到一丁点压力,但我们还是按时开始工作。
很多人就是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差距太大,导致时时事事都在拖延,最终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时间感错位?就在于时间感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的,有些人未能及时提升自己的时间感,在进入下一个年龄段时,时间感却留在是一个时间段。
二、“时间错位”:在时间感的演化中,停滞在另一个时间区域
《拖延心理学》指出,在人的一生中,时间感是会随着人的生理发育、成长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时间感都是不一样的。
对一个婴儿来说,时间意味着从感觉到某种需要到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间隔。婴儿完全处于“当下”这个时刻,不存在客观时间的概念。当他饿的时候,不管时钟上的客观时间是几点,得不到及时满足,他们就会转为绝望,就会感觉生命危在旦夕,为此而大哭大闹。很多人尽管长大了,但一有需要就要求“立即”“马上”满足,不愿稍有延迟。这就是典型的“时间巨婴”,其实就是没长大。
又如少年时间,青春期的开始标志着一个人时间感的戏剧性转变。他们看到了时间流逝的铁证,一个长大了的十几岁少年跟一个儿童的身体有着显著的不同,并且是不可逆转的。但青少年往往也有这种错觉:未来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宏大的场景,让他们感觉生命是无限的。
成长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但有些人会面临很多的内心冲突,他们会拒绝承认他们需要永远放弃某些人生道路,而利用拖延作为他们拒绝长大的庇护。他们固执地坚守少年期对时间无限和可能性无限的感觉,迟迟不走入可以让他们长大成人的人生道路——完成学业,找一份工作,站稳自己的脚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想要否认时间的流逝,并企图挣扎着留在永恒的孩提时代。
拖延几乎总会设法在某一个人生阶段抓住我们。带着他们跟时间的独特关系,拖延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往往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相符合。许多成人拖延者对于时间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青少年时期,而青少年对于时间的流逝是毫不在意的。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们卡在青少年的时间概念中。因为跟成人世界格格不入而陷入工作、家庭、健康和财务等诸多问题之中。
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本书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也给出一些技巧。
三、培养成熟时间的几个小技巧
练习判断时间。你能够精确地预测一件事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完成吗?有时候人们会低估所需要的时间:“我可以在两个晚上看完《战争与和平》。”或者说:“返税的事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还有些时候,拖延者会高估所需要的时间,将清扫地下室之类的事情推迟进行,他们误认为,“我现在没办法做这个,它很费时间。”而实际上,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会因此而无所事事。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阿兰·卡凯因对拖延者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他在《如何掌控你的时间与生活》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叫做“瑞士奶酪(上面有很多小孔的一种白色奶酪)”甚的时间管理方法。他建议在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中使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就是利用零碎时间,而不是消极等待整块的时间段出现。
预防意外干扰。根据墨菲定律,“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都会出错。”但是许多拖延者并不相信这条经验法则,他们认为他们一旦下定决心专心做事,这条法则就不会在他们身上应验。但事实上,意外的干扰总是降临,如果不给意外留出一些时间,势必会造成拖延。
委派任务。委派任务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一种方法。如果将一部分工作量交给其他人,你的负担就有所减轻,并且还可以有时间专注于其他一些事项。
不要太分散精力。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天天忙得不得了。当你问他在忙什么时,他们便说在瞎忙。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在瞎忙,但有些时候其实是在利用忙碌逃避更为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拖延。当你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不仅培植了一片放纵拖延滋生的土壤,而且为自己准备好了拖延的借口:“我并没有在拖延,我只是太忙了,无法及时干完每一件事。”
找出你的最佳时间。如果你打算每天早上工作之前花30分钟时间锻炼身体,但你却不是一个早上能够爬得起来的人,你就几乎不可能说到做到。如果一天工作之后,你所剩下的力气只适合小憩片刻或者读一本别人写的小说,那么,强迫自己每晚写小说就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个自然生物节奏,想一想一天当中什么时候你的脑力最旺盛,什么时候你的体力最充沛,什么时候你最适合社交,还有什么时候你的精神最差,据此安排时间表,才能更有效果。
拖延症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毛病。古人与今人在生活条件上有很多差异,但在拖延问题上并无二致,因此才会有明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人生中的很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要想人生不白过,就要珍惜时间、认清时间,用“成熟时间”把握人生,杜绝拖延症,“今日事今日毕”,不要蹉跎岁月、辜负年华。
【本文首发: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