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新时代新征程上,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持续巩固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成果,夯实基层群众文化底蕴。宣传教育工作是推进理论快速落地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动员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合力的积极因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以针对性、层次化、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在基层更具理论氛围,影响群体更加全面,不断夯实基层群众文化底蕴,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新风入心入行。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既要开展普适性的创建活动,更要结合发展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借助国家传统节日开展常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群体认知;针对农村存在的部分家庭教育观念薄弱、脱贫人口进步意识不强、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力不够等问题,采用案例展示观摩活动、集中宣读交流相关法定教材等特色活动,奋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接续推进先进模范选树活动,以点带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完善模范选树机制,促进选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宣传好模范事迹,塑造楷模画像,发挥模范引路作用,持续激发群众见贤思齐、共同奋进的内生动力,以点带面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