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跟孩子说话
注意自己所说的话,尤其是用什么方式说出来。你的语气、神情、动作都会影响孩子的判断,传达给他正面或者负面的讯息。
不唠叨
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大人的唠叨,说的太多反而会让孩子反感,点到即止。幼儿时期,父母的唠叨能让孩子掌握丰富的语言,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到了六七岁入学时期,父母要逐渐转变到让孩子多说话多思考,让他学会自立;到了青春期十三岁之后,父母基本无需再多唠叨,重要的话只说一次,严肃认真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承担,自己负责。
学会客观描述事情
对客观事物的客观描述,只包括我们眼睛看得到的、耳朵听得到的、双手触摸得到的,同时去掉那些形容词、副词、感受、情绪、思想等属于主观性的认知,不在行为描述范围内。
如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孩争玩具,自己的孩子把对方的玩具拿走了,不要去说“你怎么可以抢人家小朋友的东西?”,而是说“我看到你们两个在抢玩具,你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不要轻易地定性下结论,问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主观地判断,去客观地描述你可以清楚描述的行为。
倾听孩子的话
当孩子做了某件事,说了某些话令父母感到吃惊或者诧异时,问问孩子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这样做。家长要学会倾听,宽容对待和信任孩子,家人之间也会有误解,倾听、沟通、解释可以让误解消除。
TIPS小方法:童言无忌
当孩子说出不礼貌、不合理的话时,如“你快要死了”、“王八蛋”等等,你要从他的角度而不是你的角度来看待事情,靠近他的世界,不要责备他,不要带任何成人的垃圾思维和意识,轻声地问他:“爸爸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你说这句话,你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如果孩子的话伤害了别人,不要去责备孩子,先向别人道歉“对不起,孩子还小,他说的话别往心里去”,然后该怎样还怎样,不用太刻意地把事情看得很严重,等有空的时候或者当孩子问起时单独和孩子进行沟通引导。
关键字:换位思考
除了会倾听,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智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孩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他的情绪如何?我这样做会在哪些方面促进孩子的成长……
心得: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让孩子扮演家长,问他一些教育的问题,看看他怎么教育孩子。比如问孩子,如果出现这个情况怎么办(描述的情况是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听听孩子的心声和答案。经常和他玩一些情景模拟的游戏,比如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当学生还原课堂上的真相;让孩子做老师,家长做记者采访孩子学校里的事情,让孩子换位思考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关注孩子行为下的需求
标签:处理孩子被抢的东西
家长不要只是关注孩子的行为,而要多了解行为下的需求,关注他的内心感受。如一个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他去打人抢回来,我们往往对他说“打人抢东西是不可以的”,而没有考虑孩子有维护自己权利的需要。我们应该这样说:“你的玩具被抢了,心里很难过,爸爸能理解你。你把小朋友打一顿然后把玩具抢回来,这也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不太好。我们想一下,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把你的玩具要回来呢?”读出孩子的本意和动机,肯定孩子没错的同时,引导他思考解决这些行为方式。
不说伤害孩子的话
不要对孩子恶言恶语,人格攻击,比如说“你这个笨蛋”,这样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等他长大了也会习惯地对别人恶言恶语。
尽量不要说“又”字,对老婆孩子都是,比如你又不吃饭,又这样了等等,而改成“快点吃饭吧”、“不要这样哦,会…”。
对孩子说话不要唠叨,也不要威胁,更不能挖苦,要认真考虑跟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会打击到孩子自信心的话。
对孩子也尽量不要说赌气的反话,孩子分辨不清反而更糟。
小约定:降低情绪化时对孩子的伤害
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人因情绪失控说出了伤害孩子的话,另一方一定要设法安慰孩子,尽最大努力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如“妈妈今天有点累,心情可能不太好,我们让着她好不好?等妈妈心情好了爸爸要求她给洋洋道歉。”
TIPS小技巧: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尊重孩子,不能边干自己的事情边和孩子说话;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思,然后去陈述给孩子听,问他是不是这样;遇到有情绪的孩子,先认可孩子的情绪;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要温和而坚持。
关键字:独立思考
家长要学会使用描述客观的方式和建议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去做事情,而不要采用命令的方式,比如说“我看到玩具都在地上,他们会生病着凉的,你要不要去把它整理好呀?”、“我不喜欢你不洗澡,这样会臭臭的哟”……
心得: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指示他去做某件事情。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善意地提醒他,告诉他你内心的感受。然后给孩子选择,最后提出你的希望。
案例:家长禁句
“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
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是年龄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家长平常给孩子讲一些美德故事,如“孔融让梨”,换个角度让孩子觉得他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没有原则的让步。
我们可以这样说:洋洋,你是哥哥,弟弟比你小,力气没有你大,我们让着点弟弟,给他玩个玩具好不好?
“这是哥哥的玩具,我们玩自己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机会,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懂得分享。
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玩哥哥的玩具,就用你的玩具和他换着玩会儿,玩好再换回来,好吗?
“哥哥好乖,你一点都不乖,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爱是有条件的,从而为了表现自己而压抑自己的真性情。
我们可以这样说:哥哥很乖,洋洋也很乖,如果洋洋能更乖点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更轻松啦。
案例:鼓励教育,别让孩子伤心
当孩子被外人赞赏时说:“没有没有,我们并没有这么优秀。”孩子会这样想:在妈妈眼中,我并不优秀。
孩子能敏锐地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态度,这是孩子对自身言行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所以当孩子被赞赏时,父母不要表现得过分谦虚,如果赞赏是客观正确的,就让孩子欣然接受吧,大人的认可是让孩子努力进步的动力。
可以这样说:“我们洋洋的确很棒,而且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的,谢谢您的称赞”。
孩子决心做某事时说:“你还小,你不行的。”孩子会这样想:反正都会被打击,以后都不做了。
这样说会抑制孩子原本满满的自信。更为可怕的是,孩子以后就会把探索新事物的决定权无形中交给了父母,变得处事犹豫不决。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体验失败也是一种锻炼。
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好了,就去试试吧(首先,我们看看能不能……)。”
孩子挑战失败时说:“早就跟你说过你不行的吧。”孩子会这样想:早知道这样就不跟大人说了。
这样的话无论对孩子还是父母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只会疏离父母跟孩子,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才能令孩子感到自信及乐观。
可以这样说:“你做得很好,第一次都是很难的,只要不放弃,下次一定能成功,再试一次吧”。
孩子遭遇瓶颈时说:“你怎么那么笨啊!”孩子会这样想:也许我真的很笨。
当孩子失败时,父母一定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给他再次尝试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失败反应太过强烈,会给他们带去很大的不适感和烦恼,也是导致孩子悲观的最大原因。
可以这样说:“洋洋是最棒的,没有什么会难倒你,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加油,爸爸妈妈永远信任你,支持你!”
想要孩子改正坏习惯时说:“你再……我就……”孩子会这样想:我会改正,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威胁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不妨试着将威胁换成一种许诺,当孩子在超市磨磨蹭蹭不想回家时,不要威胁说:“我走了,不要你了!”而是换一种方式说:“我们赶紧回家,那样就有时间在一起玩了。”长此以往,孩子每次得到命令时,都会往美好的方向设想后果,自然也会乐观应对。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怎么怎么做(具体行为),就更好了!”
想要激励孩子时说:“隔壁家的谁谁如何如何。”孩子会这样想:我做得再好,妈妈也看不到。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拿孩子作比较无疑是父母自讨苦吃,也会给孩子造成无穷的困扰。只有看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才能让孩子充满乐观和自信。
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有很多地方都比他棒,而且在不足的地方,你也在努力赶超他。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你再这样以后扫垃圾去!”孩子会这样想:将来的我会很糟糕。
实际上,父母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孩子却会实实在在放在心上,并感到压力。孩子小,他对未来并没有概念,父母给出的不良预言,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乐观情绪。
可以这样说:“来,收起玩具,爸爸陪你一起学习吧。”
在向别人介绍孩子时:“他有一点很不好,那么大了还尿床。”孩子会这样想:被外人知道了我的隐私,好丢脸。
跟大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尊心,不能够随便践踏。父母应该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会帮助孩子隐藏他的弱点,建立起自信。请相信,不久之后,这些“小毛病”真的会消失。
可以这样说:“这是我的儿子陈斯洋,他很优秀,我为他感到自豪。”
想要孩子学会感恩:“爸爸妈妈那么忙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孩子会这样想:好内疚,没办法回报爸爸妈妈。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在孩子成人之前,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感恩,但不能要求孩子感恩。对没有回报能力的孩子来说,被要求感恩是一种压力,小小的孩子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
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刚下班累了,请帮我们倒杯水好吗?谢谢。”
孩子有进步时说:“你是第一名,你是最……”孩子会这样想:如果下次没得第一,妈妈会很失望。
要知道,幼年得到过度赞扬的孩子一旦长大后进入社会,就很可能经历很大的失望,会很难面对挫折。父母不能让孩子因为太优秀而过早承受太多压力。
可以先这样说:“你得了第一名,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然后击掌庆祝下。等隔天心情平复后,再告诉他:“无论你是不是第一名,有没有满分,我们都一样爱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些本领,而不是为了排名和分数,尽自己最大努力就是最棒的。”
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跟孩子说不
归类:语言
标签: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
阶段:1岁开始
家长在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时,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勇于说“不”。
以买饮料为例,有技巧地说“不”。
TIPS小技巧:首先言辞要委婉,不要直截了当批评、责备孩子,先肯定下他,再委婉地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其次语调要温和,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说话。
态度要尊重,不管孩子的要求和行动多么无礼,对他说话时还是要尊重他,做到不打不骂,不生气不发火。
事后要关心,要把孩子的问题和孩子本人分开,对事不对人。孩子因为被拒绝而不开心了,等他冷静下来后要安抚他一下。
1.肯定孩子的需求。
不带情绪,语调温和地说:“洋洋嘴巴干了是吗?那我们去买瓶水或者椰奶吧,饮料多喝不好哦。”
同意则结束,不同意进入下一步。
2.坚持原则和底线,绝不让步。
依旧不带情绪,语气平静,坚决地说:“饮料不能买,闹也没用。”
3.事后安抚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要闹要哭,不要理他,也不要骂他,悠闲地兜兜逛逛和人聊聊天,眼角注意着孩子不要离他太远。等他宣泄完,冷静下来以后,抱抱他亲亲他,跟他说:“不管洋洋怎么哭闹,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不过哭是没有用的,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的技巧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父母要否定的时候,不要都采用“不行,不可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肯定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1、直接说出原因
如孩子吃完晚饭,想去外面玩,父母可以说“吃完晚饭后,就要准备睡觉了,我们明天再去外面玩吧”。
2、摆出困难所在
如外面就要下雨了,孩子还想去外面玩,家长可以说“我也想和你一起出去玩,但是外面马上就下雨了,等明天天气好了再出去玩吧。”
3、理解感受的表达
如就要吃饭了,孩子还在玩玩具并央求家长再让他玩五分钟,父母可以顺着他的意思说“你玩的那么开心,我也不想打断你,不过我们吃饭的时间到了。”并牵起孩子的手,把他带离现场。
4、同意请求稍后执行
孩子喜欢喝饮料,中午喝了三杯以后还要喝,家长可以摇摇头说“好的,不过要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才能喝。现在不能喝了,喝太多了肚子会不舒服的。”
5、给自己时间考虑
孩子经常跟父母说要买这个买那个的时候,可以说“你给我点时间想想好吗?”,拖延一下孩子有些即兴念头就过去了,即可避免直接冲突,也可教会孩子慎重的性格。
TIPS小技巧: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的五步骤
1、首先要接纳、肯定孩子的需求。如晚上天黑了孩子要和爸爸一起出去,说“哦,爸爸知道洋洋想和爸爸一起出去玩”。
2、摆出困难和原因所在,说“可是现在天已经黑了,我们玩会儿游戏就要睡觉了。”
3、拟人化劝解,说“积木玩具宝宝很想和洋洋一起玩,如果你不陪他们玩,他们会伤心的。”
4、如果孩子还是不听,控制脾气不要发火。继续跟他讲道理,温柔地坚持。
5、孩子最终接受了,就要表扬下说“洋洋真乖,爸爸很开心,亲一个。爸爸走了,很快就回来的,拜拜。”
未完待续.....
能量妈妈旨在解决妈妈的情绪内耗成为独立自信的女性,构建高知妈妈育儿交流社群。
下周二预告:德学书苑家庭教育导师 张利平《为什么家庭要学习经典》
能量妈妈达人 乐乐妈 gogro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