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无限热情的人,但唯独对新兴的APP不慎感冒。
当年微信推出,老爸在头一时间下载了微信APP,还特别开心地告诉我章子怡和他说话了。我一听,还真是章子怡的声音,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也下载了微信APP。
当时的微信还没有现在如此多的功能,最亮点的应当是语音聊天,直接打开了语音通话的新天地。
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造福无数用户的亮点功能,摇一摇,开启了网约时代的新潮流。
对于守旧的我,当时尚未体味到微信的便捷之处。我依然自顾自地使用QQ,仿佛微信只是成年人的玩具。
这个观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直到我与大学时的男友在异地相望中不断绝望而分手。
我更换了微博的密码,废弃了百度贴吧,连QQ空间也变成了一块禁地。
我不是一个喜欢一键删除的人,我不愿删除一切走过的痕迹,但也无法面对已经失去的事实。
所以,微信开始变成一个避风港。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我们任何的回忆。
而这时,微信朋友圈显然已经兴起。我们的社交开始挪步朋友圈,旅行、美食、心灵鸡汤,几乎就是朋友圈的一切。
朋友圈,打开了我们社交的新天地。
为了更好的在朋友圈生存,从此,拍照变成一种刚需。各种美颜拍照APP、各类拍照手机应运而生。
我们走到哪拍到哪。一叶一春秋,拍。一花一世界,拍。哪怕是洗手间,也成了拍照圣地。
从拍照到修图,普通大众的自我形象管理开始崛起。
瘦脸针、双眼皮、永久纹眉、隆胸隆鼻。微整形的广告,在某一天突然间铺天盖地而来,席卷了朋友圈、也席卷了大大小小的城市。
整容不再是谈虎色变的事情,它开始变成一种潮流和风向。
通往自我形象管理的捷径除了微整形,还有一种安全无痛的方法,那就是堪称整容的魔法--化妆。
想要变美,没有一只化妆笔不能解决的。
自自我形象管理崛起,各类美妆博主也开始成为网络红人。
女人的衣橱总是少一件衣服,女人的化妆盒总是缺一只口红。
悦诗风吟的小绿瓶、雅诗兰黛的小棕瓶、兰蔻的小黑瓶。今天,你种草了吗?
在种草拔草的某一瞬间,快手、斗鱼开始霸占微博头条,网络直播开始变成一种风尚。
还没好好的感受,直播绽放的气候,抖音便开始病毒式传播,席卷天南地北,大街小巷。
你在吃烧烤,他在拍抖音;你在过马路,他在拍抖音;你在此处一游,他在拍抖音。
慢慢喜欢你,慢慢的亲密,慢慢和你走在一起,慢慢我想配合你,慢慢离不开你。
你要我怎么做怎么说/你才能爱我/ 要我唱几首歌/才能够将你捕捉/ 或许我太渺小/有几分傲/ 让我们抱一抱/好不好/世界太吵
枸杞枸杞/不辣的不辣的
哭泣哭泣罢了罢了
GucciGucci PradaPrada
以上为由抖音思维一文引发的胡言乱语,现在进入正题。
抖音的爆炸意味着可视化的来临
三个趋势
1、图文和视频的趋势不可逆
2、有趣成为刚需
3、个人IP远比平台的商业价值更重要:情感依赖才是通往商业价值的最大途径。
五个关键点
1、高反差:爱看对比逆袭是任性的一部分
2、快速反转
3、差异化、记忆点风格化
4、重视用户的获得感:用最短的时间给用户最多的干货
5、制造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