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从而影响他的注意力和时间效用。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便显现尤为重要。
睡眠习惯其实因人而异,有的人睡眠很有规律,早睡早起,就能保持很好的精神状态。
网上也流传很多不同的睡眠法,比如达芬奇睡眠法、60秒快速入睡法等。今天介绍的是我目前在使用的R90睡眠法。
R90是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根据人体生物规律设计的方案。这种方案有助于解决睡眠难题,可以帮我们排除外界和内界的一些干扰,遵循身体的规律,睡得更好。
哺乳动物的睡眠一般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浅度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深度睡眠),两者在整个睡眠周期内不断交替进行。
相比睡多少小时,更重要的是你在什么时候起床。睡得好的关键是在浅度睡眠中醒来。R90睡眠法以90分钟为单位,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16个单位。
如何去尝试R90睡眠法,步骤如下:
1. 固定一个起床的时间。
2. 倒推入睡时间,睡4-5个周期。一般来说,一次完美的睡眠是5个周期,也就是7.5小时。
举个例子,如果设定7:30起床,则最佳入睡时间为12点,如果错过12点,也可以选择在1:30,3点入睡。当然也可以10:30入睡,毕竟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长短还是不一样的。
评估睡眠质量的计算方式,并不是按每天的睡眠时间评估,而是按每周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睡眠质量: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周期,其实就是一次深度和浅度睡眠的交替。另外入睡时间指睡着,而非开始睡。
为什么一直要强调,睡前至少30分钟远离电子设备呢?
因为我们的生物钟有个习惯——用环境中的蓝光多少,来判断生物时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光线蓝光较多,晚上较少)。
如果生物钟判断现在是晚上(蓝光少),那就会逐渐分泌褪黑素(一种身体产生的让我们进入睡眠的激素)。
而手机、电脑等显示屏中,有较多的蓝光,会误导我们的生物钟以为是白昼时间,从而影响褪黑色素分泌,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不佳。
为了让自己安心入睡,还需要关注卧室的环境。例如,卧室内使用暖色的灯具,昏暗的光线有助于睡眠。
另外,起床后的一个小时内,也非常建议出去锻炼身体。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意识到白天已经到了,于是更快地进入高精力状态。
3. 白天可以小憩20分钟左右,不超过30分钟,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帮助我们补充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