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来来来,请看孩子们的“实践活动”。
课前还在担忧课堂效果……做了两手准备:交流作业、课件PPT。
就这样,怀着忐忑和好奇的心情开启了我们的数学课。
这是第一个孩子分享的内容,通过昱鑫的分享,孩子们对汽车上里程表有了简单基本的认识:里程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随着汽车的行驶,里程表上的数字越来大,行驶1千米,里程表上的读数就会增加1;行驶100千米,里程表上的读数就会增加100……还有举例说明呢。【可能你会发现“里程表上有4个0”???莫着急,随后就会在其他孩子的分享中解决。】
在站源的分享中,孩子们知道了可以通过里程表上读数的变化计算出所行驶的路程:用后面的读数减去前面的读数就是所行驶的里程数(也就是路程)。
【这个知识点在去年的三年级学习时,发现孩子理解起来比较难,通过多次讲解,有的孩子看似会了,实则是掌握了解题方法,而非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也是会有这次实践活动的原因之一。】
【我把他们分享的读数写在黑板上,5位数的认读没学过,引起了孩子们的兴奋,他们总是对自己不会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呀!】
通过这两个孩子的分享让学生知道里程表上的读数也会出现5位数。
随之留了问题:会不会出现6位数的读数???自己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在这个孩子的分享基础上,我提了个问题:1039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出现的?
“就是从新车一直到现在所行驶路程的累积……”
【竟然用到了“累积”这个词。太精彩了!】
经过前面孩子们的分享,这样的记录都能看懂。学生们还帮这个孩子分别算了算他每天所行驶的路程,还知道了哪天行驶的路程多,哪天行驶的路程少……
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词语进行了再次深入建构!
看着他们个个都要积极踊跃分享自己的成果,于是乎,在最后的五分钟里,进行了小组交流分享,这样让每个孩子都有分享的机会!
……
就这样,里程表(二)一起学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