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在一次考试中,他一分钟读了214个单词,自以为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同班的另一个同学居然在一分钟内比他多读了整整100个单词,他感到非常吃惊,希望自己也能阅读得和那位同学一样快。
后来他开始琢磨,认为身体能通过锻炼变得更强,那么大脑也一定行。大脑拥有无限潜能,只是自己还没有掌握方法而已。大学里,东尼常常到图书馆阅读,他发现诺大的图书馆里没有一本关于如何高效利用大脑的书,所以励志自己写一本。大学教授克拉克给了东尼启发,教会他把记忆对象与周围事物结合起来进行记忆的希腊记忆术。
东尼根据这种记忆术钻研出独特的记笔记的方法:利用线条和关键词在纸上画出一个从中央主题到四周发散的放射状笔记。这种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如今,思维导图从最开始的单调黑色变成了色彩丰富,更直观的笔记方法,被更多人熟知,常常被用于工作、学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它用到记忆和学习以外,比如发散思维、管理日程,甚至超市购物。被商界和学界视为珍宝的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能够发挥价值。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日本作者矢岛美由希就把思维导图总结为“让想法清晰到不可思议的思维整理术”。这本书的思维整理理念和断舍离、人生整理魔法一起风靡日本。作者是官方授权的思维导图培训师,通过教练式培训在日本各地巡回举办思维导图讲座让许多人受益。
用思维导图挑战自我介绍
在重要的社交场合,你是怎样介绍自己给新朋友的呢?报以真诚的微笑,然后介绍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职务,除此以外还介绍了哪些内容让别人记住你呢?如果这样的社交对你而言非常重要,那么不妨提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自己做个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
你可以先在“自我介绍”这个中心主题上画下最基础的个人信息。然后再来思考这些作为主支的内容下面还能延伸出什么内容。比如姓名,可以进一步拆解每个字的意义,把名字赋予特殊的含义并且和自己的性格、个性或者处事风格联系起来。比如工作或者家乡,可以进一步把有趣的故事或者很有地域特色的事情串联起来。这样的自我介绍是不是有趣多了,而且可以让人对你印象深刻。
用思维导图总览日程管理
每天的工作又忙又累?你可以试试用思维导图来对手上的事情进行一次大盘点,筛选出必须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
具体可以这么做:首先写下或者画下来中心图像,可以是日期、地点或者项目。以时间为例,以一天或者一周为单位画出延伸线条,把当天或者当周需要完成的事情记录上去,再根据事情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或者任务完成以后用横线划掉。这样我们能对事情的完成进度一目了然,还能够提高工作的动力。
另外,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不同的工作内容,可以方便我们思考和细化任务。比如“打扫卫生”这件事,可以用不同颜色把它和“超市采购”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打扫卫生”进一步细化为“扫地”“倒垃圾”这些可以立马起身就做的小目标。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思维导图记得遵循这些原则
原则一:1分支1词语
每条分支上用词语写下这条分支的内容。比如“苹果”,分别画两个分支表现“水果”“红色”,而不是“红色的水果”。
原则二: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主支
五颜六色的图画很好看,但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一种颜色描述一个小主题,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也具有美观性。
原则三:层次化分解大主题为小元素
用粗笔画出主支,往下再逐渐变细。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突出层次感,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出重要元素被逐渐分解成细小元素的过程,更有利于理解产生这些想法的过程。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太在意的小事,可正因为没有被我们在意,往往制造出了一些小麻烦。思维导图能帮我们更好地整理思路,把每天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样就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皱眉苦笑了。思维导图并不是职场人的专属工具,又要忙事业又要忙家庭的妈妈们也能在它的帮助下超越极限,清晰地整理思维。如果你想轻松搞定生活中的各种小烦恼,《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里的方法一定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