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电影《狗十三》,那种成长里的痛,让许多人都感同身受。
影片一开始,李玩的父亲就在老师的怂恿下,强行给李玩改补习班,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这是太多中国家庭的写照。
李玩视若珍宝的狗狗“爱因斯坦”在爷爷买菜的时候给弄丢了,冲突也就从这开始集中爆发。最开始的李玩是愤怒的,她的愤怒与其说是因为狗丢了,还不如说是出于对大人的伪善。
后来,李玩跑出去疯狂地找狗,她爷出去找李玩的时候崴了脚,她奶出去找李玩迷路了,她爸暴怒之后暴打了李玩,而后妈更是出了个用假的“爱因斯坦”代替真的“爱因斯坦”的馊主意。
狗明明是假的,全家人却逼着李玩承认狗是真的。李玩的较真,换来的是全家人众口一词的批判:“你不懂事”、“不听话”、“我们都这样了你还想怎样”,连年纪相仿的表姐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最后,孤独而无助的李玩放弃了继续做《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她“长大了”,以妥协、顺从和伪善为代价。
家长们终于开心地笑了。
影片中最让人心疼的情节,就是当李玩在爸爸社交应酬的饭局上,面对一位叔叔递过来的狗肉,她犹豫了片刻,选择安然吃下的时候。
此时,面对着一群大人们的赞许和掌声,她虚伪而生硬地笑了笑。
后来,李玩看见了别人牵着她第一只走失的“爱因斯坦”,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喊大叫的解救“爱因斯坦”了,甚至否认它是自己的狗。
因为第二只“爱因斯坦”,那只拒绝认错、绝食抗议的狗,已经死了。如果把第一只狗要回来,就等于啪啪打了所有家人的脸。
李玩长大了,可她再也不是从前的自己。她把所有的喜怒哀思忧恐惊都收起来了,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样,戒掉了情绪。
02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弹幕里飘过的很多评论是“活该,太作了,该打!”、“要是我,打得更重!”、“打完也懂事了也保送了,多值啊!”
看了让人心惊,不知道这些键盘侠多大年纪,他们小时候是否有过类似经历,等到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很可能又制造出更多的李玩。
坦白地说,李玩的家人对她已经“够好了”:爷爷奶奶称得上是溺爱,对李玩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了任何事都袒护着说“娃还小”;爸爸虽然没有在身边抚养,但也经常去探望,暴打李玩之后,会检讨自己,居然还道了歉。
但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层面的匮乏,而是情感上的隔阂。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式教育下的家庭现状:只谈事,不交流感受。
首先,这只狗在大人眼里就是一只用钱买来的宠物而已,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丢了就丢了,但他们从未想到,对于单亲家庭的少女李玩而言,这只狗就是她最知心的小伙伴。而她的家人根本无法理解狗丢了,対李玩意味着什么,他们甚至从未想过需要去了解。
其次,丢了狗之后,家人并没有去找,而是围坐在一起“想对策”:买滑冰鞋转移注意力,爸爸说了一大堆狗影响学习的话题为爷爷开脱。
在大人眼里,所有事情都是物化的,都可以挥刀舞剑斩断乱麻,但他们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
正如李玩所说,她真正生气的并不是狗丢了本身,而是根本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感受,她需要的就是一句话:“狗狗丢了,我知道它对你特别重要,你一定很难过,我也很自责,你愿意原谅我吗?”,可这三代人的沟通始终在“吃喝拉撒睡,听话懂事乖”的层面兜圈子。
03
经常会有人跟我抱怨他们青春期的孩子“无法又无天,不肖也不孝,成绩哗哗掉,气成炸药包”。
但是当我跟走进咨询室的孩子聊完之后就会发现,几乎每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或一对从不关注孩子感受的家长,他们往往都只关心孩子两点:一是吃饱了没穿暖了没;二是成绩怎么还上不去。
至于孩子在想什么,开不开心,有什么感受,一概不知,“因为ta根本不跟我们说啊!”
而孩子对于父母在想什么,有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其他担忧,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也毫不知情。
是啊,孩子不说,父母也不说,直接对彼此关闭了心门。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羞于交流感情,觉得那是矫情的,脆弱的,可耻的,应该删除的。
但事实上,很多少年跟我说过,只有他们看到爸爸妈妈也有无助和挫败的时候,才更愿意走近和理解他们。
就像电影里最后一个镜头,李玩物理考试全省第一被保送高中,李玩的爸爸正因此而得意洋洋地开着车,忽然接到一个没存号码的电话,竟是李玩的妈妈。
李玩客气而冷静地跟妈妈简短寒暄道谢了几句,就挂断了。可以看出,离婚后的妈妈并没有跟李玩经常沟通,而是很疏远。
不知什么原因,前妻的电话让李玩的爸爸瞬间泪流满面,也许是悔恨,也许是内疚,也许是遗憾,也许是伤痛……
面对女儿复杂而好奇的眼神,李玩爸爸做了一个动作——伸手捂住李玩的眼睛,两次,不让她看到自己泪流满面的样子。
可是,挡住就可以当作不存在了吗?
04
不少评论说,带着青春的伤痛成长起来的李玩,被“为你好”、“要懂事”绑架着长大的李玩,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影子。
可电影里的李玩,毕竟是全省第一被保送的学霸,她单亲的伤痛,青春期的自尊受损,和被打压的叛逆,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来弥补,她之后的人生路径,如果成绩始终优异,工作十分顺利,家庭非常和睦,那么也会在后期疗愈。
但,对于大多数资质平凡的人呢?有几种可能:
一是跟父母激烈抗衡,反复斗争,最后两败俱伤,孩子为了表达愤怒,以最激烈的方式“叛逆”,辍学甚至自杀。
二是在变乖巧的过程中,学会了成年人的虚与委蛇,从此谁也不敢得罪,变成了讨好型人格,经常委屈到自怼;更严重的,有些“人缘很好”的人,会在旁人诧异的眼光中得了抑郁症。
三是带上人格面具,表面风平浪静,内心火山爆发,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在有某个触发点事件的时候,秋后算账,集中爆发。
我曾经认识一个女孩,她几乎从不吃正餐,办公室和出租屋里总有大包大包的零食和饮料。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从小到大,妈妈一直禁止她吃任何零食,不准喝任何饮料,理由当然是“为你身体好”。一直到了大学,妈妈还经常突击检查,跑到宿舍看她有没有吃零食。从小到大,她一直是乖乖女,从不违逆妈妈,她假装很开心,很顺从。
后来毕业,她终于离开家到了深圳工作,从此肆无忌惮地吃零食,而且以报复性的补偿呈现。
再后来,形成了习惯,就算自己知道不能再吃了,却停也停不下来了。
是啊,那些青春期被戒掉的情绪,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05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尊重孩子,ta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一条宠物狗,生来不是为了摇尾乞怜伸着舌头讨家长的欢心,而是为了成为他们自己。
而家长,却往往想把孩子打造成家长想要的样子,仿佛塑造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捏一块橡皮泥那么简单,他们从来不想花时间尊重孩子本身。
其次,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要强加干涉。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在体貌上接近于成年人,希望尽快独立,与父母分离;另一方面却在经济上无法独立,感到挫败。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表,也习惯把父母当作假想敌,来证明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这些,为了让孩子不重复自己年轻时的错,或是达到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都会以先温情说教、继而重复唠叨,最后无奈动粗的教育方式来面对孩子。
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心理距离越来越大,代沟宽得插翅难越。
再次,答应孩子的,请一定做到。
影片中还有一个情节,就是爸爸答应李玩去参观展览,但是为了生意场上的周旋,食言了,而且不断在跟生意伙伴强调,谁的事都没有生意伙伴重要,为了不让生意伙伴难堪,还不让李玩自己去看。
最后当李玩实在受不了,离席狂奔,但她跑到时,展览已经结束了。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
当你对孩子虚情假意,再三食言,那ta对你也会如此,并且,也会怀疑整个世界。
最后,就是分享彼此的感受。
在沟通的五个层次里,分享感受是最接近敞开心扉的层次了。那些关系特别和睦的家庭,都是父母能够平等地尊重子女,并且经常会“谈谈心”的。
如果你还能回忆起年少时成长的痛,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如果你不想孩子长大后跟自己“没话说”,那么,以上都是值得借鉴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