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不上升到国家高度,也不谈政治经济,就说说个人情怀吧。
其实当我看到城管打电话叫人们出来摆摊的新闻时候,内心没有什么起伏。
乍一看,“地摊经济”这个新名词来倒是很跟的上时代潮流。很适合跟风。
虽然摆摊,在我记忆中好像从北宋画家张择端那副经典巨作《清明上河图》里就有看到,只是岁月和思维让我对同一副作品,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曾经看到的是安居乐业,大好山河,现在看到的是人间烟火气和地摊经济。
可能是与经历有关,我小时候,除了在校读书,只要一放假就是上街卖东西,家里种的花草瓜果蔬菜或者山上的野菜。
那时候父亲外出打工,每天还没亮母亲就会帮我用背篓装满要卖的菜或者果子,然后赶最早的公交车,只为了能占到一个小摊位,够摆上背篓里的东西。
找到了位置,我们会和其他人一样,把东西摆出来,偶尔会叫卖,但大部分时间,都因为母亲心灵手巧,把东西弄的的新鲜干净又摆的好看,再加上我还是个孩子,所以我们的东西总是卖的最快。
但在这过程中,我经常会看到,因为城管来了,而来不及躲避的大人们,她们的秤可能会被抢,她们的菜也可能会被扔,她们的扁担也可能会被掰断。而有的老奶奶老爷爷可能卖了一天也卖不到那一杆秤的钱。
我那时候一天最多卖到60块钱,算很多了,可以买米买油买盐买笔买本子给弟弟买棒棒糖,并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而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摆地摊的收入都不是为了挣零花钱,都是为了生活,为了一家人能活。
很多人如果东西不好卖,那他们连回家1块钱的车费都会省下来。每到夜幕降临时候,我坐在家门口,会经常看到才从街上走路回来的还挑着一半没卖出去的菜走回来。
现在我就在想,如果那个年代,出现了现在的“地摊经济”式的合理合规合群众,那人们的生活会不会更好一些。那些老一辈的人是不是不用整天东躲西藏,每天安安心心的卖个几十块钱,就能养家糊口一段时间。
曾经我和父亲卖西瓜,因为城管来赶街,父亲叫我抱起地上的西瓜跑,我和父亲把西瓜搬到了无人角落,结果他们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跟我们说:“跑什么跑,为了买你们家西瓜真是不容易。”可我们当时只是以为他们要来赶我们走。
我和父亲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那天,相对很多人来说,我们还算是幸运的。
摆地摊一直都是很多集镇的生活常态又或者部分人们的基本收入来源。从爷爷辈到父辈到我们长大,这样的模式一直存在,不会因为新鲜感或者更新换代太快,就消亡或者倒闭,只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段,它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情怀。
本是平常生活,人间烟火,却不觉心生担忧。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我所理解的人间烟火,是国泰民安,是风调雨顺,是家家户户烟囱炊烟袅袅,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有说有笑的吃着一日三餐。是清晨的包子香,是冬日的一壶茶。
灵子[/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