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三天的小假期,去了趟福州,见了假期没有回老家的大学同学们,叙叙旧。毕业一年多,很多同学可能在毕业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有方寸之地,坐下来好好的聊聊天,交流看法,于是都格外珍惜这次的机会,尽管彼此距离都不算远,都在省内,但似乎会有各种各样的缘由阻断交流。
在周五晚上,我约了大学期间的班长和一好友吃饭。我这班长为人和善,有着迷人梨涡的甜美笑容,一身的活力。毕业后,同学间见面最会谈起的,就是其他同学的近况。而她因为不经常上微信,QQ也只是被动的接受消息,所以谈及其他同学的现状,笑了笑说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班的另外一个班长都已经为人父了。我也笑着说,只是从微信朋友圈里得知的。
「感觉朋友圈看多了,会打乱自己的节奏。」
那时我和她在等公交,准备前往和好友约定的餐馆。她看着大街上飞驰的车辆,轻轻的说着。
她的侧脸被一个她希望看起来「可以成熟的不像实习生」的短发遮住,看不到她的表情。
最后她自己总结道,这就是她很少上微信,在朋友圈发动态的原因。
晚饭很愉快,两个女生说着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完全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和拘束。班长的那句话,如果没有其他事的发生,我想就像习习微风吹动的云朵,不久就消失不见了。
刷朋友圈。一个可爱的女生在朋友圈里诉说着被人单删的不理解。虽然说着彼此的私事和小情绪,但却击中了旁观者的我。
曾经,我逃离过朋友圈。
那时,为期一个多月,我只是偶尔打开朋友圈和QQ空间,查看朋友发送的状态。效果很好,当时的我觉得做到了对微信这样通讯社交工具的依赖,于是没有再刻意限制自己去查看朋友圈。而如今,我又成为了当初讨厌,从而逃离朋友圈的人。
科技让人们更加便利了。如果没有微信,可能就不会有那场愉快的聚会。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一点上,科技值得感谢和敬畏。但科技割裂了人们的生活,加深了孤独,将友情和时间都切分成了碎片。在微信的好友列表里,可能有几百号人,但他们存在的意义仅局限于微信这个虚拟的社交场所中,你没有与他们面对面交谈,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同甘共苦,成为朋友,成为恋人,成为前任。
于此,当初微信强调的强关系,已经并不那么纯粹了,大批的好友涌入你的好友列表中。他们可能是在任何场所中,扫描你的二维码,输入你的微信ID,或者点击你的头像,添加你为好友的。
这让我想起了手机里通讯录。一时兴起,我将许多不会打电话联系的电话号码删除后,仅剩区区43个联系人。而微信好友,则有167人,这其中的差距,不禁让我吃惊。在我的观念中,我是不大喜欢打电话这样的方式的,保留下来的电话便是我一定会有意愿拨打他的电话,去与他通过语言即时的交谈。而微信上的好友,则没有那么强的关系,或许是我的领导同事,或者是工作上有联系的,或者是虽然加了不曾聊天,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删除的。它就像面向激烈冲突的现实世界缓冲带,我可以发微信和你沟通,我不会打电话;我可以打电话,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无法和你面对面交流,或者不想面对面沟通。
在这一层面上,微信,或者任何旨在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人的连接问题的科技,是一种跨越空间的沟通桥梁。而跨越空间的阻碍,比如动身来到一家安静的咖啡馆,温馨的小饭馆,和你想见的人一起享受通过文字、图片和声音无法传递的,面对面沟通的欢乐,这才是科技的要义。
现在看起来没那么酷的诺基亚,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科技以人为本。
对应的英文是:
Connecting People.
单纯作为一种理念来看,其实早就存在了,而非微信之父张小龙独创呢。
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在「意林」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发的严重,成为了「手机狗」。那时的依赖不像现在的低头族,功能机时代,人们依赖的是手机除了打电话这样的基本通讯之外的其他附加功能。那时候的手机,也就玩玩少得可怜的手机游戏,用手机QQ聊天。「手机狗」这样的名词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普遍的「低头族」,在任何等待的时间里埋头于手机中,似乎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了。我想,那个创造出「手机狗」名词的作者,会被这个时代吓坏吧?
记得我刚开始用微信的时候,从QQ好友中导入了区区几个,那时候没有刷朋友圈,公众号刚刚兴起,我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睡前看看关注的几个公众号。
现在我通讯录有167个好友,订阅号接近100个,不断的占用碎片时间刷朋友圈,点赞和回复。
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向前,有许多看起来很酷的东西,会不断蹦出来,但别忘了,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