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这里都是云雾缭绕。白色的雾气每天像幽灵一样,飘荡在深谷和山巅之间。
山脚下,那些白墙与黑色尖顶的房屋,已经因很久无人居住,而变得空荡荡,显露着颓败与荒凉。
再没有任何人影,除了早晨或傍晚的白雾,不可思议地徘徊在房前屋后,就什么也看不见和听不到了。
很多年前,这里也充满了人类的身影。他们在此居住,世代相传,生存和繁衍。
但是后来,这个村庄里的男人变得贪婪和自私……而他们的女人,也变得虚荣和扭曲……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惊人奇遇。
在此之前,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虽然粗糙,但也不乏一丝原始的淳朴。
让他们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是两位偶然于此路过的神仙。
这神仙,你们也许都听说过,也许没有。姑且叫他们哼哈二仙吧。他们路过这里,是去参加天庭的盛宴。
当他们腾云驾雾,恰巧路过此地时,他们看到了村民们的含辛茹苦与极度贫寒,便顿生恻隐之心。
他们投下一枚果子,被两个小孩子看到。孩子争抢起来,两个人互不相让,被大人们发现,也各自帮着争执起来,直至两个家族的人,各自站在自己亲人的一边,拿起锹和镐残酷地械斗起来……
这一切,都只为了这一枚果子而已!
两位神仙深受刺激,觉得贫穷是让人性变坏的渊薮。一枚果子即让他们如此不顾一切,这都是贫穷的惹的祸。
那就让他们彻底脱离贫穷!神仙决定施展法术,让整个村庄所有男女老少,都无需劳作而获得丰足的衣食。全村人感恩不尽,从此家家供奉神像,烧香叩拜,虔诚无比。
不劳而获的日子,在开始时是幸福的,后来就让人变得贪婪。直至最后,又滋生出了更大的贪婪和不满。日久年深,他们想得到的一切,远超农民的需求,而变成了帝王般的无耻与无度。
神仙对此不予满足,置之不理。他们就学会了厚黑去蒙骗。男人变得好色,女人变得爱财。空前的对于物欲的追捧,让男男女女都疯狂而丧尽天良。
一天,这二位神仙的一位仙友,亦打此地上空路过,看到地面发生的这一切,便对二仙提出建议:
“二位大仙,你们好心办了坏事。你们忽略了人性并非伟大之物,而是低等级的本能,是神性必须舍弃的垃圾。你们二位,为何在让他们享受丰沛物质之前,不先拥有充分的内涵和修养,以及卓越的见识?不然,他们就会走向堕落。”
“的确是始料不及。”二位神仙也为自己的失误而遗憾。衣食足,而知礼仪。以为满足了物质,就必然可以更快地向精神进发。然而事实令他们大失所望。
心有不甘的二仙决定化身凡人,去试探一下他们的人性善。哼仙,先化身成一个年迈落魄的老者,他看起来憔悴不堪,远方跋涉而不幸沦落至此,他渴望得到帮助,哪怕先给一口饭吃,或者一碗水喝。
但是村里的男男女女,全都面露憎恶之色,关门闭户,视而不见。
然后哈仙又幻化成一位乞丐老婆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衣服破烂不堪,弯腰驼背,拄着一根歪头拐杖,步履蹒跚在大街之上,但是富裕的村民们,仍然无动于衷。
最后哼哈二仙的朋友,变化成一位迷路的美少女,看起来光鲜亮丽,楚楚动人。她一出现在街头,女人立刻放射出嫉恨的目光,男人们则立刻眼神呆滞,露出痴迷向往,甚至别有用心的意图。
女人们发出“狐狸精”的咒骂,男人们则流着口水,做出热情之态,纷纷慷慨解囊相助,甚至百般讨好,恨不得为美女去死也心甘。至少这个村庄,真的如此表达了对这三位外来者的两种态度。他们本来还要再幻化成一个可怜的孩子,但不必多此一举,亦已说明了一切。
哼哈二仙决定收回法术,让他们重新回到劳苦与贫穷的当初。他们三位神仙商议,这次先让村民摆脱蒙昧状态,然后再摆脱贫穷。或者将这两者同时进行。
可是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村民们发现不再被神仙所眷顾时,纷纷怀着怒气砸烂了神龛及神像,而他们自己也已陷入某种疯狂。无以发泄的怨恨,让他们彼此在怒火中互相伤害,神仙想对此加以制止,结果情急之下咒语出现失误,村民们全都被误施法力,纷纷化作了一团白雾。从此这个村庄,不再见一个人影,变得沉寂萧条,却也少了人间的罪恶。
神仙们带着无可挽回的遗憾和内疚离开了,他们发誓不再介入人间的一切,让他们去自生自灭。
这个被诅咒的村庄,又被岁月所侵蚀,变得越来越破败。而这些被诅咒后,化成了团团白雾的男男女女,有相当一部分,因在岁月中,不能化解的恶毒与肮脏,依然迟迟不肯散去,转而变成了跟今天的雾霾类似的东西,在人间肆虐为害。
化作雾气之后,他们必须保持纯净和具有美德,才可以消除肮脏的霾气;他们必须有爱和尊严,才可以重新换回可贵的人形。
但是,时至今日,他们还在挣扎,还没有摆脱贪婪、自私、狭隘、悭吝、冷酷、固执、愚昧、丑恶……
所以,他们还是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