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妈妈群里,一个妈妈发了一个题目,如下图:
一瞬间,许多妈妈都踊跃参与到侦探队伍中来,各抒己见,说左边右边的都有,给出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我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讨论,也很好奇“正确答案”是怎样的。
好不一会儿,大家都翘首期盼的答案公布了——左边,还附上了4条原因。这时候,一个选了右边的妈妈有些不甘心,并指出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我一看,这位妈妈较真的样子,好像过去的我——一定要知道正确的答案,
她们要正确答案,不过是验证自己“正确”,却不会被说服——即使明摆着别人的理由全都合情合理,而她的选择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在当时的她的眼里,只有对错,没有中间选项。
现在那种非对即错的状态中,很难跳出来看待事情的全貌——对于这件事,不过是调动气氛的一个娱乐题目。娱乐娱乐,博人一乐,用那句曾经很流行的话说:“认真你就输了。”如果因此而较真、甚至因为没有选对而苦恼,甚至生气,那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即使你辩赢了,又怎样呢?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事件呢?
我认为,因为这个题目很贴近生活,其实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的。
我的做法是:先独立地思考判断,然后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看看别人的意见是怎样的,其中是否有可以借鉴和采纳的点,然后就可以利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参考答案中说,把腿收回,可以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身子前倾,可以随时上前去保护孩子。
这两点都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我会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吗?当然不!我会认为,这些点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我会把它们记在心里,并且以后用起来。
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开放性的问题,可好多人却把它们做成了选择题,甚至是是非判断题。
有一首歌叫《左手》,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你不曾发觉
你总是用右手牵着我
但是心却跳动在左边
你和我之间的遥远
永远隔着亲切
爱少的可怜
……
我越听越不对劲儿——因为在中国,车是靠右侧行驶的,两个人并排行走,右侧的人会相对比较安全。而歌词里的男生总是用右手牵着女主角,说不定是考虑到这样女生更安全啊;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女主角非但没有觉得男生很贴心,反而委屈地认为男主角不够爱她;而且,女主角内心的委屈到炸裂,却一味地沉静在自己的假想中,而不去跟男生去沟通。仅凭借“用哪只手来牵手”来评判一段爱情——生生把爱情这道开放题做成了是非判断题。
以前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我们做的每一道题都有分数,大多数题都有对错。出了校园,我们也习惯任何事都争个对错。
可是人生,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是非对错的。
比如善恶——这并不是一刀切的——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善或是绝对的恶。个体就像正态分布一样分布在善恶之间——中间多,两头少,我们大多数人就在中间的灰色地带,有的偏善,有的偏恶;有时偏善,有时偏恶。
但是,在多年的考试中,“对错”的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害怕选错,需要不断地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有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你是否有钱?是否成功?是否美丽?是否聪明?是否尽职尽责?……社会不断地制造“标尺”,我们也不厌其烦地给自己贴着各式各样的标签。
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于以下的内容:
“成功人士的N个条件”
“美女的N个标准”
“找出14张脸的人智商180”
……
于是,我们也会把自己塞到这些框框中去评估——我没有大眼睛没有高鼻梁,不是美女;我做不出这个题目,所以我的智商不够;我不是名校毕业,所以前途未卜;我没车没房,人生暗淡无光……
可是,世界是因不同而缤纷的。
你能说玫瑰和百合谁更美吗?
你能说医生和警察谁更辛苦吗?
你能说科学和艺术哪个对世界的贡献更大吗?
……
“世界上没有平平无奇的人,世界上只有独特的人”
是不是该摘下所有人为制造的标签、重新审视生命本身了呢?
你是谁?你喜欢做什么?你有什么特长?你可以怎样为这个世界添一分色彩?
答案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我以前是个超级超级较真的人。凡事都要争个是非对错黑白分明出来。
面对选择,我不断考量和纠结、生怕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
面对自己的成果,我也不断找人确认我做的是否好、是否正确;
我会为我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而懊恼,也会因为自己的某项能力不够“达标”而沮丧;
我会为别人的能力能赞叹,为别人的传奇而唏嘘,再看看自己,又陷入焦虑;
就在前几天,我还因为在我参加的互评制的口语训练营里没有拿到让我满意的分数而不快。
现在看来,我不过是把我看到的标准拿来,套在了自己的身上,硬是把自己的人生给限制住了。
这让我想起香奈儿小姐——在一众贵妇攀比着谁的帽子更大、谁的礼服更华贵的时候,香奈儿小姐却穿起了自制的、独特而简洁的服装——她没有被时代的标准限制住,反而散发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要记得,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提示:答案仅供参考。
别人的答案,是供你参考的,而不是让你复制的。你必须加入自己的想法,才是自己的东西。你的人生试卷,是要自己去答的,请用你想要的方式去答题——说不定,你会答得比参考答案还要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