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夸孩子吗?
说实话,我刚当妈妈的时候,真的不会夸孩子。还在读师范的时候,心理学老师教我们要夸孩子,但具体怎么夸,真不知道。
当妈妈之前,看了周宏老师写的《赏识教育》这本书。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好孩子是这样夸出来的。但是……当自己成为妈妈后———还是不会夸!!!
夸孩子不就是:你真棒!你最棒!你好聪明!……这样吗?
不是的!!
夸奖孩子也需要方法!!!才会有效果。
讲个小故事:曾经教育科研人员做过两组实验,让两个孩子搭积木,等他们搭了一会儿后,老师走到孩子们跟前,对第一个孩子说:你真棒!孩子听了很开心。老师又对第二个孩子说:我发现你好有想象力,你看你这个地方会这样搭,等等。诸如此类去描述孩子搭的这个积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个孩子重新搭了很多次,但整体造型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而第二个孩子也重新搭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和上次不一样,同时也越来越有创意。每次老师都会给予他们相同模式的肯定。
同样是夸奖,只是夸奖的语言不一样,为什么两个孩子后面的行为就会不一样呢?
第一个孩子,只是简单夸“你真棒!”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为了得到再一次夸奖,认为自己上一次得到夸奖了,上一次的就已经是很好了。我改变一下还会不会得到肯定?我不知道。但我上一次已经得到肯定,有了上次的经验,我还做的和上次一样,最起码不会错。而且我每一次这样做都得到肯定了。同时长期这样夸奖会让孩子对这样的夸奖免疫,慢慢就没有效果了。
第二个孩子得到夸奖是:你有想象力,并被老师指出具体哪里做的好。他就明白自己被肯定的地方在哪里。他就更敢于大胆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我下一次再改变一下,而且我的每一次肯定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这又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他的作品也越来越有创意。
那到底要怎么夸呢?
肯定行为+事实描述,这样会更有方向和力量,再加上一点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比如,上个星期我儿子在学校利用中午的时间写了家庭作业。我很开心啊,他平时写作业超墨迹,而且总是觉得作业那么多,写一点儿也写不完,要全部留到放学写。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部分作业写了,这是一个进步啊。我想让他在这方面更好,这么好的机会,我当然要好好利用啊。我对他说:哇,你在学校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部分作业写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一、你知道利用零散时间去做事。二、你会规划自己的任务。因为作业那么多,你会把很多的作业划成小任务去利用零散时间去完成。三、你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安排,妈妈并没有提醒你这样做,你自己却这样做了。我为你感到开心和骄傲。
每个人包括孩子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内在动机。
孩子在都一个行为上得到肯定,他就会不断地去尝试,去做。因为做到而得到肯定,就是在不断地强化这个行为,慢慢地做的越来越好之后,这个行为就会变成他的能力。有了某一方面的能力之后,他在这个能力上会越来越自信。
就像我们刚开始不会做饭,第一次做了之后,有人夸我。“你做的这个菜味道很好。”为了得到这个味道很好的肯定,我会不断去尝试做菜,如果下一次又得到肯定。那我就会不断地去尝试去做做饭这件事。我做了很多很多次之后,慢慢的厨艺越来越好,这就是我的一项能力了。在我具有厨艺好这项能力后,对于做饭我就很自信了,不惧怕下厨了。
表达肯定,和被肯定的人,都是非常开心幸福的,这也是爱的流动。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流动。
附上一些我日常夸孩子的语录:
1.一帆你搭的这个回力乐高车,好有创意啊。一般车子都没有翅膀的,你还给他安了翅膀。你能从一堆乱七八糟的零件,通过自己构想拼出这样的车来,太牛了。
2.苹果你刚才玩乐高的时候,好认真啊!一直都很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
3.一帆你画的这个画很有创意,竟然把小象的鼻子当成发射炮,把小猴子发射到空中去了。
4.一帆你带妹妹去楼下玩,妈妈很开心,而且把妹妹照顾的很好。很有责任心。像个大哥哥。
5.哇。一帆你理发了,很帅,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
6.苹果你刚刚自己把玩具收拾起来了,而且收拾的很整齐。很赞,知道爱护自己的玩具。
7.苹果你刷牙刷的好认真啊,牙齿被你刷的白白的了。
8.苹果刚刚妈妈在做饭的时候,虽然你饿了,但你没有哭也没有闹,一直在等着妈妈,这是耐心等待。
…………
你想孩子哪个方面变得更好,你就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去肯定和表达!这个肯定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暗示,慢慢的孩子就会成为你嘴巴里的样子。
人的自信来源于5000次肯定!!!
不要吝啬你的肯定,多多的去肯定你的孩子,刚开始可能会有点不习惯,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肯定,不断地去尝试,去做。慢慢地肯定别人也会变成你的能力。